一个个圆滚滚的糖瓜看起来很是喜人。
师傅们用特有的绳状工具在糖带上切割出糖瓜。
“糖瓜出锅喽!”随着一声喊,几位老师傅从里屋拉出一根四五米长的“糖带”,在绳子的切割下,一个个圆滚滚的糖瓜脱落……
“二十三,糖瓜粘。”临近小年,济南市莱芜区的陈楼糖瓜在市场上逐渐火热,在作坊生产中,刚做完一锅就会被立马打包拉走,有的订单需求高达上万斤。陈楼糖瓜的销售也从济南本地逐渐走向全国乃至海外。
记者 于泊升 刘桂斌 亓玉飞
刚出锅就端上市场
当天售罄不隔夜
1月11日早上4点,天还没亮,陈佃起家的作坊就已经运作起来。前一天熬制的糖浆已经准备就绪,在陈佃起和其他师傅的熟练操作下,一条重十几斤的“糖带”从糖浆中拔出。
上午8点,经过取糖、熬糖、晾糖、拔糖、定型、粘芝麻等工艺后,一个个“小灯笼”状的糖瓜出现在记者面前。
“糖瓜在过年前的两个月就开始陆续制作,进入腊月后订单开始慢慢增加。”陈佃起告诉记者,小年前的这几天,是糖瓜销售最旺的时候,订单量持续增长,供不应求。“我们每天熬一锅糖,这一锅能出400多斤糖瓜。”陈佃起说,他们主要的销售渠道是批发,有不少老顾客,提前会预订出去一部分,根据约定的时间,客户上门拉货,或者自己发货,最近这段时间,糖瓜刚出来就立马打包送入市场。
刚刚出锅一筐糖瓜,就有人拿着订单匆匆忙忙地找了过来。“河北的这一批,尽快发货吧。”今天的糖瓜还没有完全制作完成就已经“名花有主”。“我负责为陈佃起糖瓜作坊进行销售,大部分产品都由我发出。”赵先生是陈佃起糖瓜的合伙人,每年这个时候,他都为订单“发愁”,愁的不是卖不出去,而是供不应求。“线上线下的订单都比较多,尤其是小年之前这几天,订单量持续上升。”
除了老主顾之外,自从作坊出名后,每年到这个时候,就会有一批新顾客找上门来。他们家的糖瓜从来没有隔过夜,当天就能售罄。
最大订单有上万斤
最远能卖到美国去
再过几天,一年一度的糖瓜制作期就要结束,两个月下来,小小的糖瓜究竟可以带来多大的收益?上午9点40分,糖果刚刚定型完毕,就有两个客商来到作坊询问货物配备情况。“我们最大的订单能有上万斤,这种单子比较早,我们提前储备,准备好了通知对方取货。”“赵先生说,作坊的工人师傅都是村民,忙活了两个月,每个人能有16000元左右的收入。
除了陈佃起外,陈家楼村还有好几家糖瓜作坊,多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村里有不少人接触过糖瓜制作,这些年,腊月做糖瓜成了我们的一个习惯。”村北头作坊的孙先生说,糖瓜为陈家楼带来了不少名气,陈楼糖瓜也被越来越多人了解。“糖瓜不大,给我们带来的效益很大。”孙先生边说边将手里的糖瓜整齐地码在筐子里。“忙活两个月,收入还是非常可观的。”孙先生称,自己家一年中部分时间务农,节前两个月开始制作糖瓜,糖瓜拓展了村民的收入渠道。
随着品牌知名度的提高,陈楼糖瓜也从本地市场逐渐向外扩展。“除了济南,周边的地市也有不少人从我们家拿货,南方的不少省份也有订单。”赵先生自豪地说,陈楼糖瓜最远能卖到美国去,自己还亲自装配过国外订单。
线上也能买到小时候味道
只在年前两个月售卖
陈楼糖瓜不光好吃,购买起来也十分方便,不少电商平台上都有陈楼糖瓜的店铺。在评论区里,不少人已经多次回购,都说陈楼糖瓜正宗、好吃。
“我从小在莱芜长大,自打去外地工作后就没再吃过糖瓜了,没想到网上居然能买到,还是小时候的味道。”有网友留言道。记者看到,在电商平台上,陈楼糖瓜的一家店铺一个月就有700多个订单。
虽然线上销售十分火爆,但线下来陈家楼买糖瓜的人也是络绎不绝。“我家有祭灶的习惯,所以每年都得买一些糖瓜,今年买了五斤,往家里一摆,年味就来了。”市民郭女士说道,买糖瓜不光为了祭灶,自己和家里人也爱吃,这是每年必须买的一样东西,“少了它就不像过年”。
不光用来祭灶,更多市民买糖瓜只是为了品尝那香甜酥脆的滋味。李先生的家离陈家楼村不远,上午九点多特意驱车来买糖瓜。
“我每年都得买个十多斤,不光我爱吃,家里人都爱吃,还得送亲戚一些。”李先生说,“从小我妈就给我买糖瓜吃,吃一口糖瓜能找到小时候的记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