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西部新城的“城市客厅”,将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
长青河公园:勾勒商河人的公园梦想
2023年02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长青河公园建成后将成为商河新的网红打卡地。效果图
     今年年初,商河县人民政府制定公布了“2023年重点为民办好的20件实事”,其中提到“建成投用长青河公园一期项目、大槐树公园。”未来,长青河公园将作为商河县西部新城“城市客厅”,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

  通讯员 张强

商河的亲民气质
  公园是城市的留白和气孔,如果没有城市公园,那么居住、商业、工业、交通用地就会粘连在一起,这样人们就会陷入无休止的人工设施中,完全和自然脱离,最终引发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会问题——城市需要公园来创造一个可以暂时忘记繁忙的遮蔽所,停下歇息的落脚处。
  以区位论,公园位于商河县西城新区中心地带,是连接老城区和西部新城的重要生态休闲廊道,与商中河湿地公园纵横交错共同构成“中心城区生态休闲文化会客厅”;以内涵论,公园旨在打造以生态修复、水体保护为基础,以展现商河民俗文化、运动休闲为特色,集文化展示、康体健身、科普教育功能为一体的全开放带状公园。
  不难看出,无论是丰富娱乐生活,还是充实人文素养,城市居民都是直接的受益者,看似作出诸多创新的内里,仍旧是城市深沉的人文情怀。
城市的公园梦想
  在对长青河公园的解读中,商河县政府引入了一个新颖的概念——“公园城市”。
  这个词语近年来热度极高,各地对这一新生事物的热情不减,有的城市甚至已经规划设计出了相关方案。但看似向好的情境下,其实存在着于憧憬中迷失的隐忧,毕竟相关概念尚待厘清,国家标准体系也未确立。
  不过从根本上来说,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于中国未来城市样板的一再追寻。
  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是“聚焦人的感受”。好的公园城市应该给人这样的感受:走在城市的街头,你可能察觉不到公园与城市的界限,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完美融合,人与环境也不再有所隔阂。 
  长青河公园的建设所体现出的,正是商河对于“公园城市”理念的理解与探索。
  据商河县住建局工作人员介绍,长青河公园建设有河道景观廊,创造多样化滨水空间,增加河道景观活力。生态水系贯穿长青河,渗透城市生活,拉近人与水的关系,届时公园中的游船还可绕水前行。同时,将建有生态防护廊,利用良好的景观空间、生态环境、丰富植物进行多重防噪降噪,开窗见园、推门见绿、荒坡变园林,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高效而自然地导入人群,同周边城市用地完美衔接,这是商河县政府希望达到的效果,对于公园本身,商河同样表现出精致与用心。
  据了解,长青河公园景观风格采用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相结合的方式,中轴布局呈现恢宏大气,曲径亭台凸显温柔婉约。自东向西依次分为四大功能分区:活力康体区,以连接新老城区的重要生态纽带;商韵迎宾入口区,以集中展现商河县鼓子秧歌文化的齐风鲁韵;传统齐鲁游园区,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江南园林与齐鲁园林兼收并蓄、浑然天成;生态休闲游憩区,以生态涵养以及科普教育功能为主,是休闲、观景、科普绝佳之地。
  公园是城市气质的浓缩与象征,也是商河城市理念转变的投影,这样的公园诚意十足,值得期待。
文旅的崭新标签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对于文旅市场的延展。
  商河古时有“七十二洼”之称,域内河渠密布,纵横交错,加上浓厚的人文底蕴,文旅资源极为丰富。但受制于无品牌、无配套的原因,商河往往展现出一种规划的缺位,因而在以往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商河的文旅市场并不算火热。
  直到近年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深入推进,以及济南“北起”方针的提出,“携河发展”一步步从理想投进现实,这样的局面才得到改变。
  未来,随着济南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以及省会经济圈一体化的渐次推进,黄河以北的文旅资源也将迎来进一步的大规模开发,旅游业将成为商河发展的支柱产业,这也对商河文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不仅要追赶而上,也需要展现出独特的城市魅力。
  所以当下,对于长青河公园的用心,也就不难理解了。公园建成后,一横接入历史文化公园,一纵穿插到商中河湿地公园,这一横一纵将成为商河水上环游生态旅游圈的重要一环,对于商河文旅市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未来,这里将作为商河县西部新城“城市客厅”,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提高商河的城市关注度,为城市带来新的发展点。
  细细想来,其实每一座城市大概都有一个公园梦想,或因发展,或因热爱,而商河两者兼有,在现代城市化的浪潮之下,依旧恪守着城市前行的原生意义,探寻城市价值实现的方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