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审真罚让“幽灵外卖”尽快下线
2023年07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平台展示的店面宽敞明亮、招牌时尚大气;可实地一看,就是个简陋的外卖窗口,连店名与线上展示的都不一样……最近,外卖平台上的“幽灵餐厅”再度引发热议,不少消费者耳熟能详的连锁品牌也上了黑榜。
  如今,外卖点餐已成为不少人的生活方式,但食品安全问题屡遭曝光,也成了广大消费者的一块心病。于是,大伙儿更加关注店铺相册等信息,都想尽量找看上去卫生干净、证件齐全的店家下单。可没承想,一些人就开始在“自我包装”上动起了歪脑筋,要么把地下室里的小作坊“PS”成网红店,要么根本没有独立经营场所也要装模作样编地址,更有甚者连营业执照都注销了,还在接单网络订餐服务。商家靠虚假宣传做着一本万利的买卖,消费者却要面临更多未知风险。
  平心而论,近些年针对网络餐饮的治理行动不少,为何“幽灵餐厅”还是屡禁不止?平台把关不严恐怕是很重要的一条。此前有媒体调查,只需提供身份证、银行卡信息,就能在外卖平台成功上线一家餐馆,各类上传照片也往往不会被仔细核对。另外,网络餐饮经营具有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确实给监管部门带来了不少麻烦。很多时候,即便相关部门在日常监查中发现了问题、关停了店铺,但商家换个名字还是能重新上线。 
  杜绝黑店蒙混上线,要把更多功夫用在线下。食品安全法早有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因此,平台有责任严格核查店家线下环境是否与线上信息一致,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向用户提示,并通过黑名单制度长久清除不良经营者。当然,这也考验着监管部门的治理能力。眼下,有地方要求网络餐饮单位安装并接入专门的数字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对实际经营地址的精确定位,也能让市民通过网络实时查看外卖制作全过程。只有严打违规经营,鼓励优质商家,才能让市场秩序走向规范。
    (据北京日报客户端)
  投稿邮箱:qilupinglun@sina.com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