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九龙
黄河研学受欢迎
日前,“2023第四届山东省研学旅行创新线路设计大赛暨首届山东省研学旅行指导师技能大赛”公布获奖名单,齐河县欧乐堡度假区“行走黄河之脉,探寻华夏之根”获评社会组一等奖。
近年来,齐河县依托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以生态为基础,以文化为引领,以大项目集群开发为支撑,构建起了全域旅游目的地产业体系,围绕黄河开展的研学旅游获得蓬勃发展。2023年以来,齐河县各大研学基地接待研学团队2000余个,接待研学游客近10万人次。
可喜的客流量来之不易。据了解,齐河通过出台扶持政策、设立奖励资金、优先保障项目用地,成立国有独资文旅开发公司整合资源,重点支持研学旅游项目建设。同时,实行全域公交免费,开通免费双层旅游观光巴士专线,投资12亿元建设齐河黄河大桥,实行7座以下车辆免费通行,搭建起“快进慢游”“外联内畅”的大交通体系。
在此基础上,当地多元化赋能旅游业态发展,真正让研学旅游“有看头”。齐河黄河文化博物馆群文化体验向纵深化拓展,俄罗斯大马戏、非遗展演等旅游演艺向品牌化发展,中国攀岩联赛、马拉松等赛事活动向常态化开展,海底隧道夜宿、农场国学课等研学游向品质化提升,湿地公园等自驾游基地、房车露营基地向多元化发展,祝阿文化小镇、泉城中华饮食文化小镇等特色小镇向“以景带城、以城带乡、景城人文”一体化发展。研学旅游真正实现了深度游、特色游、沉浸游,黄河文化变得可亲可感。
文艺作品颂黄河
讲好黄河故事,需要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创新举办特色活动,是邹平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精神内涵和表现形式的重要举措。当地先后在线下举办“黄河诗画润梁邹——梁邹诸景图展”、“和合之美·黄河岸边”黄河文化主题创作展、黄河文化民俗展、“沿着黄河去码头”全国半程马拉松赛等品牌活动,营造起黄河文化传承的浓厚氛围。
加强文艺精品创作,也是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抓手。邹平通过深化打造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发展平台,有效推动戏曲、曲艺等在基层“活”起来。当地先后开展邹平黄河文化(非遗)艺术采风调研活动,组织黄河主题音乐、美术创作,编辑出版“黄河文化系列文化丛书”。与此同时,开展“戏曲进校园常态化教学”活动,开设二胡、扬琴、吕剧表演等课程,为黄河非遗戏曲传承发展培育新生力量。
邹平市文化馆还成立了非遗调研小组,赴各镇街实地调研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现状和传承情况。建成“酸浆豆腐非遗传习所”及两批共15家“非遗工坊”;积极推介黄河非遗美食和旅游商品,举办“非遗牵手鹤伴 文化赋能旅游”等3场共计10天非遗展销活动,同时线上开设“黄河岸边的非遗美食”栏目,提升邹平非遗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黄河文旅深度融合
济宁是黄河流入山东的第二站,也是孔孟故里。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抓手,推动黄河文化与儒家、运河文化融合发展,成为济宁的特色做法。
济宁市设立了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班,依托黄河、大运河,立足文化旅游资源,济宁提出构建“一核两廊三极四区,八类项目多点联线”的国家文化公园总体格局,先后实施南旺分水枢纽等58个重点项目,启动沿黄河文化体验廊道建设。
与此同时,济宁积极做好转化弘扬文章,推动黄河文旅深度融合。微山湖旅游区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曲阜获评省文旅康养强县,邹城被评为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工作先进县,微山县获评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依托黄河文化资源,济宁推出了黄河水浒文化之旅、微山湖生态红色文化之旅、儒家文化经典游等黄河旅游线路。三孔景区、两孟景区入选文化和旅游部黄河寻根问祖之旅和黄河世界遗产之旅推荐景点。微山湖景区、水泊梁山风景区、南旺运河遗址等景区入选省文旅厅发布的10条黄河主题线路。今年以来,相关景区客流有了明显提升。
黄河文化是山东的宝贵资源,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题中之意。近年来,山东各地不断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与时俱进促进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实践以发展眼光助推资源保护与转化的新路径,谱写黄河文化发展新篇章。
黄河大集。 图源:文旅山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