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于佳霖 通讯员 李成修 崔方荣 李凌峰
据统计,2020年我国胃癌新发病例占全球40%以上,胶东半岛是胃癌高发区。在胃肠外一科病区,记者看到的也是“人满为患”。每天面对大量胃肠肿瘤患者,胃肠外一科主任医师王熙勋及其科室医护人员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仁心妙术打赢了一场场胃肠疾病保卫战。
对于自己的专业,王熙勋始终孜孜以求,期望以自己的绵薄之力,给患者带来最佳治疗效果和最大生存希望。这一宏愿正如他的微信名字:长风万里。愿携长风之志,度患者万里之程。
庞大手术量
是挑战也是动力
从微创技术、精准医疗和多学科团队,到围手术期综合管理、外科质量控制等新的理念不断涌现,他们在忙碌中,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
“就拿这个周来说吧,我们科室大部分工作日的手术量都在20台左右。”在整个采访过程中,王熙勋的手机也没有闲着,时不时的来电在告诉记者,他有多忙,“这些手术中,‘高龄化’是手术安全最大的挑战。”不过话锋一转,王熙勋直言,庞大的手术量和高难度的手术,对于科室来说,是压力也是动力。
今年五、六月份,他连续进行了四台高龄患者的手术,“年龄都在92岁以上,其中一对是夫妻。”王熙勋告诉记者,“大多数接受胃肠外科手术的老年病人,由于年龄原因往往合并心、肺、脑等方面的疾病,这对术后能否顺利康复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所以发挥团队力量,多科室团结协作才能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圆满的手术效果。”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所有顺利康复出院的老年患者及家属无一不对王熙勋的妙术点赞,“两位老人恢复得很好,老母亲是5月6号手术,术后半年了,一周前化验各项指标都有好转,其他都挺好的。”“老父亲6月26号手术,术后4个半月了,体质也逐步恢复,能自己起床活动。”“我们全家都非常感谢您和您的团队,解除了老人的痛苦,九十多岁的老人手术还恢复的这么好,确是技艺精湛医术高明。”这一条条感谢微信,就是对他们工作最大的肯定。
超低位保肛
让患者重拾尊严
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已攀升至第2位,其中低位直肠癌发病率较高,约占结直肠癌患病总数的40%。目前,手术仍是低位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对于低位直肠癌患者来说,首诊时最大的担忧往往是能否保留肛门,避免永久性造口,在根治肿瘤的同时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维护生命的尊严。
在王熙勋的带领下,他们团队借鉴世界最前沿技术,结合腹腔镜优势,不仅完整切除肿瘤,还将保肛发挥到极限。
龙口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因直肠癌入院。因肿瘤距离肛门仅有3厘米,想要实现保肛难度很大,但老人又不想挂上粪袋。面对患者和家属的殷切希望,王熙勋经全面细致检查和评估,觉得有保肛的希望,于是为这名患者成功进行手术。在复查后,“患者各项指标恢复良好,排便功能基本正常,无复发迹象。”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我们团队在两三厘米的超低位直肠癌手术中,保肛率接近90%。”王熙勋不无自豪地说。
对于结直肠肿瘤的治疗方式,根据肿瘤分期分级不同,采取的治疗策略也不一样。对分期比较早的结直肠肿瘤患者,经过术前评估,可以直接手术治疗。但对于分期较晚的肿瘤患者,需要多学科协作,综合诊治。
近年来王熙勋和他的团队充分发挥多学科诊治(MDT)的优势,联合影像科、化疗科和放疗科等学科,术前充分讨论每例新发恶性肿瘤病人,制定先进合理的治疗方案,为很多中晚期结直肠癌病人成功实施了手术,并为很多低位直肠病人最大限度保肛,改善了病人生活质量。
规范化、人性化治疗
让年轻人拥抱“春天”
在王熙勋的办公室内,今年收到的众多锦旗中,他向记者展示了其中一面。上绣“医德高尚暖人心,医术精湛传四方”。他告诉记者,送来这面锦旗的,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小伙刚刚结婚,就被查出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合并早期癌变,按照传统手术方式,要进行全结肠、甚至直肠切除,考虑到他还年轻,如果进行此种手术方式,势必会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在充分论证之后,王熙勋决定结合现代新的治疗理念,进行全结肠和部分直肠切除手术,从而为其成功保住肛门,并叮嘱其定期复查。在规范化治疗的同时,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理念和温度。
王熙勋之所以非常看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这得益于他的那段国外学习经历。2018年2月,王熙勋受医院委派到英国布莱顿——苏塞克斯大学医学院进修学习。在这期间,他对国外医院的规范化诊疗、人文关怀及医患和谐沟通印象深刻。回国后,他将自己得到的收获和团队分享,全方位提升对患者的服务水平。
说起这些,王熙勋也由衷感谢科室护理人员,“胃肠外科是全院护理工作强度最大的科室之一,工作时常常忙到片刻不得闲,但她们的服务满意度调查却常常赢得满分,她们对病人的精心护理和辛苦付出对科室的发展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胃”爱护航
用不断学习让健康“肠”在
经过多年发展,烟台毓璜顶医院胃肠外一、甲状腺外科已经成长为省级重点专科,四级手术量占比位居全省前列。在从事繁忙的临床工作的同时,科室也与国内外同仁保持密切学术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到国内外多个胃肠外科领域多中心研究。2023年11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朱正纲教授牵头开展的全球首个胃癌围术期“靶免化”研究——“阿帕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和化疗对比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随机对照Ⅲ期试验(DRAGON IV/AHEAD-G208研究)中期临床研究成果的新闻发布会在上海举办,引起了世界肿瘤学领域学者的密切关注。胃肠外一科提供的有效病例数在全国四十多家中心位居第四,彰显了毓璜顶医院胃肠外科的综合实力。
为了科室的学科建设与发展,胃肠外一科常年坚持早餐会学习制度,每个周三早晨六点四十五分,科室都会进行内部学术活动,每位大夫轮流进行专题讲座,教学相长,有利地提升了科室的学习氛围和学术水平。
浓浓的学术氛围也让科室年轻人收获颇丰,以青年博士为骨干的科室年轻人近年来在科研和临床技能方面不断取得长足进步:2022年科室获得国家青年自然基金一项、省自然基金一项,2021年中国豪韵达人秀甲状腺腔镜手术视频大赛北方赛区一等奖,2022年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专委会学术年会(中青年胃癌手术视频大赛)第一名,2022年大中华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津鲁赛区第一名……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未来的岁月里,王熙勋将继续与同事们并肩而战,用精湛的医疗技术,深厚的人文关怀,真诚地服务每个患者,帮助他们战胜疾患,更好地拥抱生活。
王熙勋(左1)团队讨论患者病情。
专家简介
王熙勋,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烟台毓璜顶医院胃肠外一/甲状腺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英国布莱顿——苏塞克斯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山东省肿瘤质控中心胃肠肿瘤质控专家。兼任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普外学会腔镜学组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会胃肠外科学会委员、烟台市普外学会微创外科学组主任委员、烟台市肠内外营养学会副主任委员、烟台市普外学会胃肠外科学组副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胃肠外科临床工作,擅长胃癌、直结肠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主刀完成腹腔镜胃癌、结直肠癌手术3000余例,获得山东省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作者)一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