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迎新春,守法庆佳节
太白湖新区系列普法宣传为居民送上“法治新春礼”
2024年02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宁2月20日讯(通讯员 田荔枝 记者 邓超) 春节期间,太白湖新区积极开展系列普法活动,旨在为大家送上一份丰富的“法治新春贺礼”。
  许庄司法所、石桥司法所联合(村)社区分别开展了“文艺汇演 普法惠民生”“学法迎新春 守法庆佳节”等文艺普法宣传活动,活动在优美的旋律中拉开帷幕,随后戏曲表演、法治小品等节目依次精彩上演,节目融入法律知识,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学法热情,现场观众热情洋溢,送上阵阵掌声。
  辖区内各村(社区)书法爱好者为居民书写法治春联和新春之“福”,把浓浓的年味儿和新春的祝福送给社区居民,居民们拿到写满祝福和美好憧憬的春联时,喜悦之情洋溢于言表。
  村(社区)法律顾问、普法志愿者走进社区、集市通过解答法律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重点宣传民法典中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结合典型案例,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民法典》中关于婚姻家庭、未成年人保护、农村宅基地纠纷、民间借贷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引导群众学好用好法律知识,呼吁群众在遇到矛盾纠纷时,能合理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下步,太白湖新区将继续创新普法宣传形式,丰富普法宣传内容,铆足干劲树正气,脚踏实地添福气,强力推动2024春节济宁乡村文化旅游节普法宣传工作走深走实,不断增强法治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提升居民群众法治幸福感和获得感。
“村晚”贺新年,唱响新风尚 文艺活动好戏连连,太白湖新区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
  本报济宁2月20日讯(记者 邓超 通讯员 颜雨梦 刘敏 武海涛) 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和石桥镇精心策划,辖区各村(社区)精彩“村晚”好戏连台,为村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生活和交流平台,为大家送去了新春的欢乐和祝福。
  载歌载舞辞旧岁,喜气洋洋迎新年。春节期间,许庄街道广泛开展“游龙虎跃庆盛世 莺歌燕舞贺新春”流动“村晚”活动。街道文化站积极准备表演道具,带领60余人的文艺团队,自编、自导、自演节目,舞龙舞狮、旱船表演、乐器演奏接连上演,精彩不断。
  许庄街道文化团带着这些节目在辖区内进行巡环流动演出,为辖区群众带来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流动村晚”传乡音、唱乡情、舞乡韵,不仅生动展现了许庄新风貌,更呈现了许庄文明新风尚,推动乡土文化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在石桥镇齐营村,随着欢快的节奏,“村晚”在灯笼舞《张灯结彩》中拉开了序幕,村民演员们轮番登场,带来形式多样的拿手绝活,自编自导自演的舞蹈、小品、幽默剧等特色节目依次亮相,活泼诙谐的表演,优美的唱腔和活力满满的舞蹈,生动展现了乡村振兴新气象。
  在崔院村,“村晚”盛宴热闹“开席”,村民们自编自演的节目传递了浓浓的年味,表演者们个个精神饱满、全情投入,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在石桥镇刘庄村,第三届“村晚"在红色文化广场如期上演。欢快激昂的旋律、舒展灵动的舞姿,展示了村民群众积极奋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为寒冷的冬日注入了温暖的气息。
  在石桥镇仙庄村,舞蹈《欢乐中国年》《越来越好》《科目三》、歌曲《等你等了那么久》、武术表演《中国功夫》、戏曲《对花抢》、健身操《好运来》…一个个节目传递着节日的祝福,表达了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村村办“村晚”,处处闹新春。一场场“村晚"为群众送去了新春祝福、文化盛宴,大家在欢声笑语中拉近了邻里关系,展示出了乡村的文化自信和创造力,提升了村民们的自豪感和参与感。下一步,太白湖新区将持续引导各村(居)开展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文艺活动,让村民享受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共同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流动村晚”展现居民新风貌。
上好开工“第一课”,紧绷安全生产弦 太白湖新区守牢安全生产底线
  本报济宁2月20日讯(通讯员 申长明) 春节假期后,太白湖新区各类生产经营单位陆续复工复产,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区安办深入企业抽查、指导全区各企业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开工第一课”,聘请行业专家对企业生产现场开展帮扶指导,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起好步、开好局。
  区安办下发通知要求各企业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把安全生产“开工第一课”作为复工复产的必要内容和首要工作,切实组织上好安全生产“开工第一课”,教育和动员全体职工迅速调整状态,集中精力投入工作,增强安全意识,遵守安全规程,避免“三违”行为,坚决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教育员工要认识到违法违规操作引发事故给单位、家庭、个人带来的严重后果,再次警醒全体职工,切实筑牢思想防线,让安全理念入脑入心。
  各企业“开工第一课”采取全员会、视频会、现场会以及集体宣誓等授课形式,让员工受到更形象、更直观的教育,切实增强安全生产“开工第一课”的学习教育效果。同时,严格落实覆盖全体人员的要求,做到不开课不复工、不上课不上岗,对未参加安全生产“开工第一课”的人员要及时安排补课后再上岗,做到“一企不漏、一人不落”。
  “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开工第一课”活动就是督促各企业各岗位的员工能够把心及时收回来,从节日的氛围中解脱出来,回归到工作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生产工作中去。区安办成立2个检查小组通过查阅资料、查看现场等形式,抽查各重点企业“开工第一课”开展情况和落实成效,教育引导员工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掌握岗位所需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有效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目前,全区累计已有53家企业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开工第一课”活动,由53家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授课,受教育企业员工13600余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