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关注
山东新闻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报料
评论
论坛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源减少三分之一,11所幼儿园关停3所,一家民办园转型样本调查——
“抢”不到娃的幼儿园,开始试水养老园
2024年04月22日 来源:
齐鲁晚报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微信
分享到:
【PDF版】
▲生源减少,一些幼儿园一个班只有几个娃。
在山东济宁,于波夫妻俩从业21年,连续开了11所幼儿园。他们经历了幼儿园的高速发展期,如今正经历行业“阵痛”。2023年,他们决定关停3所,转型养老服务。
据教育部数据,2023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7.44万所,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092.98万人。比对2022年的数据,全国幼儿园减少1.48万所,在园幼儿数量减少534.57万人。这些数据背后,很多幼儿教师和相关从业者不得不离开原岗位。于波选择及时止损,在新赛道上寻求出路。
文片 记者 李静
见习记者 刘志坤 济宁报道
“一孩难求”
在园幼儿减少三分之一
于波几乎是一夜白头。
作出关停幼儿园的决定时,于波夫妻比谁都心疼。
济宁市任城区一所幼儿园,闲置了三四间教室,曾经的热闹场景不复存在。园长宋攀苦笑,原本托班计划招收15人,今年只有6个孩子,配备3个老师,“这相当于1个老师带2个孩子。”
这所幼儿园在2015年开园,是于波夫妻贷款120多万元投资建设的。“我们当时看好这个赛道,不惜破釜沉舟。”回报一度很理想,2019年这所幼儿园招收了290多个孩子,达到饱和状态。
2020年9月,招生情况也令人满意。于波分析,那是因为二胎政策放开后,引发的入园小高峰。
于波充满信心,认为孩子会越来越多,着手准备投资建设第11所幼儿园。2021年,新幼儿园开园,不过,他万万没想到,生源减少了15%。
真正的危机出现在2022年。“生源几乎是断崖式下降,让我们措手不及。”于波的妻子崔瑾说,“我们有一所幼儿园,小班原来7个班,现在只剩下3个班;托班原来3个班,现在只剩下1个班。在园孩子比以前减少了三分之一。”
面对园区租金、员工薪资、运营成本、办园贷款,于波夫妻俩感觉到难以承受的压力。
崔瑾算过一笔账,投资一所幼儿园需要二三百万元。开园第一年,家长考虑到环保、教学质量等情况,生源往往有限。一般到第三年,招生正常的情况下,收支才能达到平衡。
相比公办园,民办幼儿园招生情况要糟一些,尤其是单体幼儿园更难以维系。崔瑾说,他们经营的连锁幼儿园相互支撑才得以存活。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全国在园幼儿人数从2021年起连续三年下降,2023年较上一年减少534.5万人。
“僧多粥少。”2023年春天,于波夫妻召集园长们一起开会,决定关停3所幼儿园。
追赶红利
曾连开11所幼儿园
于波和崔瑾经营了11所幼儿园,包括普惠型幼儿园、中端幼儿园和高端幼儿园,分布在济宁市的任城区、高新区、太白湖新区。21年来,他们见证了幼儿园的发展期、火爆期,现在整个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01年,崔瑾从幼师教育专业毕业后,来到一所民办幼儿园工作。2003年,她辞职创业,开了第一所幼儿园。后来,崔瑾还被评为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先进个人。女儿出生后,于波决定离开职业培训,与妻子一起经营幼儿园。
2009年,夫妻俩创办了第2所幼儿园,后来几乎每年新增1所,直到2021年,他们一共开了11所幼儿园。“当时,孩子出生率高,小区配套幼儿园不是特别多,幼儿园需求量很大。在这种大背景下,整个行业快速发展,所以我们不断地投资创建幼儿园。”于波说。
幼儿园招生特点是就近,辐射半径在两公里左右。很多幼儿园在招生方面不用刻意努力,很多家长就会“闻讯而来”。
“幼儿园每年3月和9月开学,学位往往在一年前就预约满额,我们有所幼儿园最多招了500多个孩子。”崔瑾说,“最火爆时,宝妈刚怀孕就来咨询,担心孩子出生后,到了入园年龄可能就没有学位了。”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国新生儿数量从2016年的1786万,逐年递减至2023年的902万。
如今,崔瑾明确地感觉,过往的招生“战绩”很难再现。直播,成为幼儿园招生的新渠道之一。他们过去办活动,主要是为了锻炼孩子,现在成为“抢生源”的一种策略。为了固定潜在的生源,幼儿园开始办起早教课。这种状况带给张文静的感触很深。当幼师已十几年,现在为了招生,她还会去发传单、拍视频。去年,她的班级20多个孩子毕业,接的新班只有5个孩子。“心里空荡荡的,似乎不被需要了。”张文静说。
及时止损
托幼转型托老服务
艰难抉择的时刻还是到了。关停3所幼儿园,于波下了很大决心,尽管惋惜,也只能及时止损。
于波感叹,人到中年重新创业,能做什么,又会做什么?于波尝试过课后托管,最终没成功。他还想做升学规划,可“消化”不了这么多员工。
后来,在一次交流中,于波发现有个群体需要得到更多关注。那就是60岁以上的健康老人,于波称之为“活力老人”,“这群老人退休后,需要被尊重、被认可。他们想有一个放松娱乐、学习提升的地方。”
于波考察后,决定做不一样的养老服务机构——“社区一刻钟享老服务中心”。其实,于波原本想将养老机构直接设在幼儿园,这样也可解决幼儿园闲置场地和员工就业问题。但考虑到会影响幼儿园老师的信心,又担心家长有意见,于波便在社区租了一家门店,进行试点。
区别于老年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他们提供的服务有四类:安养,如智能设备;康养,如艾灸;膳养,如餐饮公益课;乐养,各类兴趣班等。此外,幼儿园后勤人员转型家政人员,还会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在这家门店,幼儿园老师周鑫正在招呼李增英等几位老人进店。幼儿园关停后,老师们有的转到其他幼儿园,有的离开幼教行业,而周鑫决定到养老机构试试。“跨度挺大的,其实心里也有矛盾。”为了更好地跟老人交流,周鑫讲起了济宁方言。
李增英家住邹城,去年退休后,来到任城区接送孙女。因为环境陌生,除了接送孩子,李增英几乎无事可干。路过这家店时,她走进去咨询了一下。“刚开始担心上当受骗,体验之后才来的。”她在这里交了朋友,学了手工艺,每天盼着来“上课”。
转型的速度很快,去年3月决定转型,5月筹备,10月试营业。这半年来,于波开设的养老机构已经服务五六百位老人。
针对很多人关心的收益问题,于波说,“我们每人每年收费1200多元,老人每天花费不到4元钱。这是一个长久的事业,急不来。”
“两个大门”
尝试托幼+托老新模式
现在还不是最难的时候。崔瑾觉得,最难的是即将到来的9月。“今年幼儿园招生会更难,大班小朋友毕业,新生入学后,在园人数会比辉煌期少一半,行业会大洗牌。”
“生源代表尊严。”这是园长们心中的定律。要活下去,现存的8所幼儿园亟需努力改进。崔瑾认为,最关键的是园长和老师的心态。在她看来,尽管幼儿园当下面临调整,但幼儿园行业不会被社会淘汰。
崔瑾说:“今年还会有幼儿园关停,但是我们想成为被留下的那部分。未来几年,招生可能会更难,所以要与时俱进。”
今年9月,同样面临挑战的,还有于波想要实践的托老中心。他们选中一所幼儿园,目前正在对闲置教室进行改造,两个门口分别留给老人和孩子进出。老人将孩子送到幼儿园上学后,他们也可以留在这里上课、用餐、娱乐。于波提到,对于幼儿园小朋友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将实行免费,只对外收取费用。
于波做过最坏的打算,一旦再有幼儿园关停,老师就可以选择转型到托老中心“再就业”。
有一天,于波接到电话,有人咨询养老机构是否有陪诊师、助浴师。于波也开始考虑,未来是否可以拓展完善这些服务。
困扰当然有。“我们没有可以对标学习的样板,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从托幼转型到托老的探索,也希望有关部门对我们给予支持、鼓励和引导。”现在,当地相关部门已经到于波的养老机构进行考察,探讨复制推广的可行性。
截至2023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9697亿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21.1%。随着时间推移,这一数字还将上升: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于波认为,从商业角度来讲,未来的养老市场将达到万亿级规模。
于波认为自己是先知先觉的人。“成功或者失败,往往都会发生在先行者身上。”于波在试验,很多同行也在观察于波的试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第A01版:重点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看点
第A04版:看点
第A05版:齐鲁
第A06版:齐鲁
第A07版:专版
第A08版:声音周刊
第A09版:声音
第A10版:文娱
第A11版:乐动
第A12版:人物
第A13版:人物
第A14版:世界
第A15版:观点
第A16版:世界周刊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