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前英雄集体——陈毅担架队
2024年04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平邑一区担架队,于1946年9月初组建,由3个中队、9个分队、354名民工组成。在大队长郭兴茂的带领下,转战南北,参加了傅山口、泥沟、宿北、鲁南、莱芜等著名战役,胜利地完成支前任务,荣获“陈毅担架队”的光荣称号,受到鲁南行署、鲁南支前司令部、鲁南二专署通令嘉奖和部队、支前兵站多次奖励。陈毅元帅在1959年青岛地方戏曲晋京汇报演出座谈会上讲过:“我陈毅死在棺材里也忘不了山东人民对我们的支援。他们在战斗中做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鲁南平邑一区担架队就是一个范例……”
  1946年8月,国民党开始向鲁南解放区进攻。“国民党军队打过来,那些外逃的地主就会跑回来,抢我们刚刚到手的土地。”平邑一区许多男青年决定报名参加担架队。很快,平邑一区组织起了354人、68副担架。之后,这支担架队奔赴前线,跟随华东野战军南征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
  鲁南战役最紧张的时候,担架队员们在苍山县(今兰陵县)前线抢救伤员,最累的时候连续两天转运伤员四次,队员们三天两夜没合眼,两天只吃了两顿饭。一中队150名队员,因为没时间吃饭,一天喝了九锅水。“路长无轻担”,更何况还要抬着伤员。可是在转运伤员的途中,担架队员们宁肯自己饿肚子,也要先保证伤员吃上三餐。有些重伤员大小便不方便,高启文、陈照本、岳文斌、赵永楷等队员就用自己的茶缸、毛巾、帽子给伤员接屎接尿。
  更可贵的是,队员们还要用生命去救护伤员。鲁南战役的傅山口战场,高启文带领二中队负责火线抢救。他自己带一副担架隐蔽在战场最前沿的瓜棚下,战斗中一颗炮弹落在瓜棚上,高启文被埋了起来。等他挣扎出来,不顾自己的伤痛,根据一个战士的指点,到一条隐蔽的沟里寻找伤员,可到沟底才发现,那位同志已经停止了呼吸。高启文帮烈士整理了军帽,又掏出裹煎饼的包布,擦干净烈士脸上的血和手脚上的泥,才抱起遗体向担架队走去。回程途中遇到另一个伤员,高启文只好放下怀里的烈士,脱下褂子给烈士盖上。那位伤员说:“同志,你刚才做的事,我都看见啦,真是亲人啊!”高启文却说:“我来迟了,让你多受了罪,实在对不起你啊!”那位伤员把毛巾递给高启文让他给烈士蒙面:“把你的褂子替下来穿在身上暖和,咱们还得继续打仗啊!”
  战后,新四军“〇一”部队总兵站召开会议,对平邑一区担架队进行奖励,授予“模范担架队”奖旗一面;向平邑担架队的高启文、陈照本、孙克厚、刘东文、刘洪章、丁自成、公茂才、刘起顺等人颁发了英雄模范奖状;全队72人立一等功,175人立二等功,40人立三等功,其余均受到表扬。总兵站副站长田井说:“平邑县一区担架队是坚决完成任务的模范,在前线服务中,做出了很多别人难以做到的模范事迹,创造了宝贵经验,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后来,鲁南行政公署通令嘉奖他们,并颁发奖旗。山东野战军八师给他们写来了热情洋溢的慰问信。
  战争仍在继续,担架队员们也一直紧跟部队迁移。1947年2月的莱芜战役,担架队从家门口经过,尽管队员们已离家很久,但为赢得时间,全体队员严守纪律,无一人离队。
  胜利完成急行军任务后,担架队接近莱芜战场。一天下午,他们接到一个特急命令,为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必须白天行军。白天行军的最大威胁是敌机空袭。宿北战役的时候,担架队曾遭受敌机轰炸,11人受伤,3人牺牲。此后担架队每逢白天行军,除做好伪装之外,还会派一名队员作“瞭望哨”,担负瞭望敌机、发信号的任务。这次二中队的“瞭望哨”叫林传德。
  林传德参加担架队是哥哥林传江的遗愿。林传江就是担架队在宿北战役中牺牲的三人之一,他牺牲前说:“为了打退蒋介石的进攻,保卫胜利果实,就应该老爹战死了儿子上,哥哥战死了弟弟上,前仆后继地支援前线。告诉我弟弟,我死后,要他到前线来替我继续战斗!”就在哥哥的追悼大会上,林传德和村里16名汉子报名参加了担架队。
  林传德和高启文走在队伍最前面。走到一个村边场院时,突然从东南方向飘来几个小黑点。林传德和高启文马上吹起防空哨,就地疏散隐蔽。三架敌机围着村庄盘旋了两圈,随即俯冲下来,扫射了一阵机枪,又扔下两颗炸弹。要紧的是,草垛燃起的大火威胁着场院上放着的九辆独轮小车,上面全是弹药箱。高启文、林传德、刘起顺三人顾不上轰炸的危险,推着小车就跑,其他队员们奋不顾身地扑火,很多人脸上烧起了燎泡。在这次保护弹药行动中,有六名队员牺牲,四名队员重伤。
  整个莱芜战役,一区担架队紧随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浴血奋战,除胜利完成转运伤病员的任务外,还积极参加战斗,3天抓获俘虏215人。战役结束后,鲁南支前司令部、政治部颁发第一号嘉奖令,称:“……平邑一区担架队,在宿北、鲁南、莱芜等战役中完成了艰巨的任务,创造了辉煌成绩,荣获了‘陈毅担架队’的光荣称号……”担架队354名队员集体记大功一次,高启文、刘起顺、郭继龙、于清云等十人被评为模范担架队员,担架队领导人邵泽成、郭兴茂各记特等功一次。
  之后,一区担架队服役期满,光荣返乡。他们中的大部分队员后来又参加了平邑县组织的支前常备担架营和常备运输营,于1947年3月重返前线,先后参加了鲁中、泰安、沙土集、宿县等十多次战役,直至淮海战役结束。特别是大反攻开始后,他们随军外线出击,两过津浦路,三跨陇海路,一渡黄河,绕过冀、鲁、苏、豫、皖五省,行程9620里,未丢掉一个伤员,先后荣获“陈毅担架营”和“陈毅运输营”等光荣称号。担架队员高启文被评为“华东支前担架英雄”,刘起顺等13人被评为鲁南地区支前担架特等功臣。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