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老:口味加重 消化减弱
随着年龄增长,人的味觉会日益变得迟钝,过去认为很辣、很咸的食物如今也能接受。换句话说,酸甜苦辣咸,老年人都需要更高的浓度,才能体会到和年轻人一样的感觉。 研究发现,人的味觉从60岁左右开始逐渐下降,70岁以上老年人退化更明显。60岁以上的人,对食盐、蔗糖检知阈值比20~40岁的人高1.5~2.2倍。此外,开始衰老的人,还有一个共性就是消化能力越来越弱。“人老肠先衰”,随着年龄增加,代谢速度变慢,肠道功能也在下降和衰老。
“五白饮”美白肌肤
“五白饮”的原料分别是:百合、茯苓、银耳、薏苡仁、山药。
将这5种药食同源的原料各取10克,放入豆浆机中,加水打成五白饮,还可以加少量蜂蜜或冰糖调味。
功效:补益肺、脾、肾,美白肌肤。
乳腺结节少吃辛辣食物
乳腺结节,一般建议饮食清淡、易消化,尽量少吃或不吃炸薯条、炸鸡、烤串、花生、肥肉、动物内脏等。还应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尤其是火锅、辣椒、洋葱等,此类食物容易刺激胃肠黏膜,还可能导致乳腺结节肿大,容易加重病症,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水果干不能替代新鲜水果
研究表明:摄入较多水果干的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高4.09倍。水果干损失了所有水分,维生素C也几乎损失殆尽。如果是露天风干或晒干,会增加微生物污染风险。如果是用糖渍或盐渍、油炸制作的,又会增加糖、盐、脂肪的含量,不推荐食用。
一些油炸脆片类水果干,不但维生素C等营养素被破坏,脂肪过度氧化,还可能产生反式脂肪酸。
作为零食,可以适当选择真空冻干工艺制作的水果干,但仍要注意量,能少吃就少吃。
这些零食要少吃
带“酥”的零食:如榴莲酥、椰蓉酥、凤梨酥等;各种“酥”类食品口感好,但这种酥香的口感要靠大量脂肪(含反式脂肪酸)、糖以及添加剂,高能量高脂肪,总体营养价值低,不宜多吃。
带“柳”的零食:如鸡柳、猪柳、牛柳等;对于颜色红得不正常、口感嫩得有点奇怪的牛柳,要提高警惕。
“炸”鸡柳的做法也不健康,鸡柳外面裹上厚厚的面包糠或面粉,靠面粉吸油,炸得香酥金黄的鸡柳,不再是低脂、健康的白肉选择。
带“薯”的零食:如炸薯片、炸薯条等。食物中含有较高油脂、盐、糖和味精,长期摄取会导致肥胖或相关疾病。
带“派”的零食:如巧克力派、蛋黄派等;这些食物含有较高脂肪、盐及糖,长期大量食用,可能造成营养不足和脂肪积累。
带“味”的零食:如木瓜味月饼、牛乳味饼干、樱桃味可乐等。带一个“味”字,意味着这种食品中可能并没有这种材料,只是用食用香料调配出来的。
据CCTV生活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