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育人 课课育人 处处育人
枣庄市实验学校“全面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侧记
2024年06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邵 明
  “台阶滑,请上下楼靠右行;你的鞋带开了,请系好以防跌倒;你主动捡拾地上的废纸,不愧是一名环保小卫士;请不要吵闹,免得妨碍老师办公......”
  这是在枣庄实验学校校园里,随时能听到“护导教师”这一句句温馨的话语。这些身穿执勤护导标志的教师时而走动检查,时而与学生亲切交流,时而同学生一起做游戏......师生关系融洽,校园平安和谐。而这一切,都是学校推行的“全面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带来的可喜变化。
  学校以学部为单元,实行“校级、学部、班级”三级管理育人体系,形成了“人人育人、课课育人、处处育人”的新格局。
  开展“40+10”管理模式
实现学校人人育人

  学校成立了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处室主任及学部主任为成员的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工作;成立了学部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组,负责学部的全员管理工作;成立了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学生导师组,负责本班级学生育人情况的会商。学校每位教师都担任育人导师,参与学生的日常管理,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心理、成长等进行指导,落实教书育人“一岗双责”,践行“四有”好教师标准,实现了学校人人育人。
  其中“40+10”即每节课课间课上管理责任到人,实现无缝隙对接教育管理,确保每名教师都付有育人责任。比如学校的课间管理以一周为期限,实行管理干部负责制,对每个学部按照班级的位置和老师上课所属区域,进行科学分工,划片管理。对所属区域的所有学生,在上学、放学、课间等时段,进行护导、检查,并记录校园内发生的好人好事,监督制止校园的不文明、不和谐的现象,确保学生活动安全与校容整洁。
  学校“护导教师”在岗期间,要不间断地在教学楼、游戏区、教室乃至整个校园巡视,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问题,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七(九)班的吴爽和周志强两位学生就是这样被发现的。3月7日课间操,执勤干部发现他俩主动捡拾校园地面的垃圾,马上记下他们的名字,并授予“环保小卫士”称号。随后,学校各个班级的记录本中好人好事越来越多,各班级还把垃圾分类放置,并把可利用资源变废为宝,成立了“班级小银行”。用学生身边的榜样,激励全校学生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依托课程主阵地
实现学校课课育人

  学校大力倡导全员育人导师制,对课程育人进行整体规划,并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课程育人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规范行为,达到知、情、意、行有机统一的效果,实现学校课课育人。
  “思政学科”主导化。学校把《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课程德育的主导,依托教科书和课程标准,系统全面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养成、知识技能统一的教育,分清真、善、美与假、丑、恶,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如教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中《这些事我来做》一课,在开展“家务擂台赛”的活动后,让学生把会做的事情列表,列出自己每天会做的事,并制定出评价。这样,既锻炼了孩子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同时又养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学科育人”主体化。育人渗透是多学科、多方面、多层次、长时间的工作。该校引导全体任课教师掌握所任教学科的特点,按照教材体系,紧紧抓住学科优势,深入挖掘德育“教学点“和”达成点“,有机地将育人内容寓于本学科教学过程的始终。该校要求教师上课必备“育人渗透点”,把“渗透”作为评课标准之一。
  “地方课程”实践化。该校立足学生成长,围绕传统文化、安全教育和环境教育等课程要求,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近自然、走入社会,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求知,在社会中成长。
  “学校课程”特色化。加强对育人校本课程的建设,开发了《小故事大道理》《课间操文化》《写字文化》等学校课程。2024年,学校又结合道德教育和课程育人的诸多要求,科学创编了《校园三字歌》,内容涉及安全、文明礼仪、路队要求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让学生在放学路队中朗诵。儿歌朗朗上口,易于吟唱,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程度,“大德育、小儿歌”在校园中飞扬,学生在歌吟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
  “班队会”课程化。学校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力求精细,组织班主任撰写了班队会课程设计,内容包括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效果四个板块,分年段拟定。每个月确定一个主题,1-9年级分别组织一个班团队主题会观摩。迄今为止,一共推出12个主题100节班团队会,促使班团队会活动开展更加规范、有效。
构建活动课程育人体系
实现学校处处育人

  学校遵循育人“一体化、立体化”的原则,围绕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构建九年一贯制德育课程体系:“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与社会”“我与世界”四大模块,呈现“纵向延伸、螺旋上升”的特点,学校在原构建了养成教育课程、情感教育课程、生命教育课程、爱国主义课程、校本仪式课程、校本节日课程、社团课程七个板块基础上,开发以习惯养成、礼仪教育、劳动教育、诚信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遵纪守法、心理教育、民族教育、爱国情怀、团队精神、挫折教育、理想信念、人格教育、责任担当的十五个主题育人课程,逐年逐级部形成校本教材,建立多元化的德育评价体系,突出呈现了德育评价的过程化、科学化、显性化的特点,完善学生九年成长的完整链条,实现学校处处育人新格局。
  育人活动课程序列化。学校顺承儿童生命成长的规律,主张德育回归生活的教育本真,统筹建立“学校七彩阳光育人课程”,形成“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日日有落实”的德育工作机制。学校以多彩的颜色作为每个月的代表,每月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如三月绿色环保教育月,十月红色爱国爱党教育月,十一月橙色安全教育月,寒暑假开展亮黄实践体验活动等。
  育人活动课程综合化。在实践中,学校创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课程。如语文方面开展了故事演讲比赛等实践活动。数学方面开展了数字游戏等实践活动。英语方面开展了童话短剧表等活动。艺术体育方面开展了合唱比赛、书画展、会操比赛等项目。学校以“养成”“情感”“生命”“爱国”为学校育人课程开发体系,积极开展“善知文化探究”综合实践活动,以“探究善知文化”起源等为实践活动课程,深入社区,让学生在实践和探索中提升各种能力和素养。
  总之,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积极推进了全员育人导师制,实现“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的工作机制。在推进中,学校印制了导师工作手册,制定了全员育人导师制考核评价办法,推进了情感培养与知识传授有机结合,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家校关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