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起的羽毛球
球的价格一涨再涨,打球快成了“贵族运动”
2024年07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济南一家羽毛球馆内,球友正在打球。 见习记者 胡玲玲 摄
  贵州亚狮龙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内拍摄的加工后的羽毛片。 新华社发
     “要不是提前一天约好场地,这个时间段肯定没位置。”即使在工作日晚上,济南奥体中心附近的大多数羽毛球场馆仍保持爆满状态。海青已经习惯下班后和朋友泡在场馆里,在移动、跳跃和挥拍之间,舒展紧绷了一天的身体。
  不过,这项运动带给球友们的轻松感被不断上涨的羽毛球价格反复消耗。多位球友的共识是,以前厂商半年或者一年小涨一次已是常态,现在则是半年之内就多次调价,买一桶球需要花费上百元。多家供应商提价公告标明了原材料短缺的事实,这样一来,上升势头似乎还未到达顶点,没人能说得清什么时候价格能回落。

  见习记者 胡玲玲 济南报道

原材料短缺
羽毛球厂商涨价

  从今年开始,许多羽毛球品牌多次发出涨价通知。亚狮龙基本上每隔三个月就会发布一次通知,有些型号涨幅高达50%。尤尼克斯从4月到7月,一桶球的价格上涨了55到65元不等,平均下来,一个羽毛球在三个月内涨价5元。
  记者走访了济南几家体育用品商店,对于价格的变动,店主均表示习以为常,但是近半年厂家调价次数之多,确实比较罕见。“看看到店的顾客有什么需求,我们会推荐相应价位的羽毛球,初学者感受不到品质差异,用便宜的尼龙球就能玩得开心,进阶的爱好者对于球的品质要求偏高,也愿意为涨价后的羽毛球付费。大品牌的品控都不一定做得很好,白牌的球更难有保障。”
  羽毛球的原料主要是鹅和鸭身上的天然羽毛。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羽毛球相关企业1.3万家,细分来看,羽毛球生产相关企业89家,得益于养殖产地集中,安徽以73家的数据占全国总存量的82.02%。
  价格上涨并没有带给中小型厂商喜悦,安徽一家羽毛球生产厂商负责人王军(化名)用“如履薄冰”来形容目前的状态。毛片价格翻倍上涨之后,“价高者得”成了最直接的逻辑,中小型工厂不敢冒险高价囤积原材料,且单纯的利润率其实并不高,成本一直在上涨,导致资金压力增加。“球友觉得涨价后不痛快,实际上我们也没有大赚一笔,钱都被‘毛贩子’赚去了。”
  在王军看来,供需关系的失衡是羽毛球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打羽毛球的人数有所增加,羽毛球又是消耗品,打坏了就得更换,另一方面鹅鸭的产量却呈现走低态势。
  近年来,国内羽毛球参与人数明显增长,球馆也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有数据统计,羽毛球已成为国内仅次于健步走及跑步的第二大大众运动,经常参与者约有2000万人,普通爱好者约有1.5亿人,2023年中国羽毛球产销总规模高达79.745亿元。北京、上海、广州、青岛等地还将羽毛球列入中考体育项目。
  国内的鸭鹅产量在2019年接近巅峰,鸭的出栏量达到48.78亿只,鹅的出栏量达到6.34亿只。2020年后国内的鸭鹅产量下跌,今年2月官方公布的2023年统计,鸭的出栏量为42.18亿只,鹅的出栏量为5.15亿只。曾有业内人士分析,在猪肉降价、鸡肉强势的背景下,养鸭、鹅自然成了一门不够赚钱的生意。因此,养殖户近年来纷纷选择减产,转向其他更赚钱的禽畜产品。
涨价带来“后遗症”
有球友无奈降低要求

  面对不断上涨的羽毛球价格,有人选择“囤货”以应对涨价局面。球友醉风算得上是“发烧友”,自从喜欢上羽毛球后,他推掉了很多工作上的应酬,在羽毛球方面投入颇多,每次遇到电商的购物节都会买些羽毛球作为备用。
  然而他发现,去年“双11”还有优惠的羽毛球品牌,今年“618”直接没参与活动。对于要求较高的这部分人群来说,球的质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只得选择囤货或者是“省着点用”,“有些打出瑕疵的球,以前可以直接扔掉,现在是修补修补,直到完全不能再用为止。以前每局结束就更换羽毛球,现在可能两局才换一次,以降低消耗。”
  大三学生小苏则选择“平替”,也就是购买价格更低的杂牌球应对涨价潮。对于已经进阶的业余爱好者来说,更换价位较低的羽毛球,势必会影响到击球时的体验感,但小苏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一事实,“毕竟生活费不能在爱好上消耗过多。”一些刚毕业的学生听到记者询问羽毛球涨价的话题时,更是直言“快要玩不起了”。
  对于打球的爱好者来说,球、球拍、球衣等都在“不合逻辑”地涨价,羽毛球的价格上涨最让人感到失落,因为通常情况下一个小时就需要耗费三个球。
  另外,场馆费用也是一笔重要的支出,且暑期部分场馆热门时间需要提前预约,在济南,一个小时的场地费大致在40元到60元之间。美团数据显示,7月第一周,“室内羽毛球馆”搜索量同比增长194%,羽毛球相关笔记量、消费评价数增长约三成,其中,工作日18:00-21:00以及周末为场馆预订高峰。
  济南奥体中心附近的一家工业园区内,就有五家羽毛球场地入驻。羽毛球价格上涨的趋势传导至球馆老板那里,演变成“不敢涨价”的焦虑。一些球馆老板为了活跃客户,会组织一些社群活动,球馆需要承担羽毛球的费用。
人造球能否“平替”
还需市场和时间验证

  在球馆内,羽毛球涨价不再是新鲜话题,“有谁能把价格打下来”更为球友们所津津乐道。
  一些人期待能够有“行业破壁者”出现,即厂商研发制作新型材料的羽毛球。知名运动员李宗伟就曾测试过人工合成羽毛球,“稳定性不好,有时候像传统的羽毛球,有时候不像,感觉不舒服”。李宗伟对羽毛球新材料的使用持开放态度,相信不断进行实验和测试,能使合成球更像传统羽毛球。
  据了解,因为羽毛球价高、抢手等因素,当前,市场上尼龙球、塑料球等产品销量也有所增长。“目前也有很多人造的羽毛球在市场上卖,有的也不错,但是跟天然羽毛球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受访人员说,除了是否耐打以外,还反映在手感、飞行速度等方面,对打惯了传统羽毛球的人或者专业选手来讲,体验感还是有差距的。未来人造球能否实现“平替”,还需要市场和时间的验证。
  事实上,已有全国性赛事开始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碳音球”,不过大多数网友的反馈还是偏向于体验感不如毛片球。前述提到的羽毛球供应商王军认为,市场上还缺乏研发层面的积极反馈,羽毛而非人工制成的球仍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主流地位。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羽毛球爱好者的普遍担忧在于,对于有赞助的专业球队来说,羽毛球价格的上涨没有太多影响,普通爱好者则是价格敏感型群体,很可能会考虑减少练球时间或是转向别的运动。2004年雅典奥运会羽毛球女双冠军、中山大学副教授张洁雯此前曾对媒体表示,就青年学生而言,羽毛球消耗的确是无法忽视的成本,如果未来只有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才能打得起球,无疑是不利于羽毛球运动的普及。
  在一位兼职教练看来,“群众基础”是让羽毛球运动长红的秘诀,如果说很多人看到价格后会觉得糟心,一直上涨的价格成为他们的负担,那么这项运动有可能会从“大众”再度变得“小众”,“不烧钱就出局”是所有羽毛球爱好者都不愿看到的局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