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伊和解到巴勒斯坦各派齐聚北京
2024年07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主笔 赵恩霆

  时隔16个多月,中东局势再次迎来一个转机——巴勒斯坦14个派别的高级代表于7月21日至23日首次齐聚北京举行和解对话,并签署《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以下简称《北京宣言》),为饱受苦难的巴勒斯坦人民带来希望。
  看到这一幕,人们不禁想起2023年3月初,同样是在中方斡旋下,沙特和伊朗这对中东昔日冤家在北京握手言和,两国关系重启,并进一步撬动整个中东地缘政治板块松动,地区国家间关系迎来一轮回暖。
  王毅外长在7月23日巴勒斯坦各派内部和解对话闭幕式上致辞时表示,此次对话最重要的共识是实现所有14个派别的大和解、大团结,最核心的成果是明确巴解组织是巴勒斯坦人民唯一合法代表,最突出的亮点就是围绕加沙战后治理、组建临时民族和解政府达成一致,最强烈的呼吁是要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实现巴勒斯坦真正的独立建国。
  2007年前后,巴勒斯坦内部权力斗争加剧,两大派别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爆发冲突,随后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与加沙地带处于事实上的分裂状态,哈马斯控制了加沙地带事务。
  此前,一些立场强硬的派别拒绝接受法塔赫与国际社会尤其是以色列和谈的做法,同时对联合国有关巴以问题的决议持负面态度。这些年来,在地区国家和国际组织等国际社会斡旋下,法塔赫与哈马斯达成过和解协议,但实际效果寥寥,而且巴勒斯坦其他派别也没有参与其中。
  因此,在中方斡旋下,14个派别能够齐聚北京举行和解对话,对巴勒斯坦来说实属不易。更重要的是,《北京宣言》显示出巴勒斯坦各派别结束分裂、统一立场的努力,同意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由法塔赫等多个政治派别组成)这一巴勒斯坦人民唯一合法代表的框架下实现涵盖所有派别的民族大团结。
  根据宣言内容,各派下一步将组建临时民族和解政府,开展加沙重建,尽快筹备并举行大选。同时,各派将采取务实举措组建新的全国委员会,一致同意激活临时统一领导框架并机制性运行,共同进行政治决策。
  宣言强调,应在联合国主持下,召开地区和国际广泛参与的、具有充分授权的国际会议;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坚持包括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和加沙在内的巴勒斯坦领土完整。
  从斡旋沙特与伊朗和解复交,到促成巴勒斯坦14个派别聚首北京,中国之所以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中东局势中另辟蹊径,缘于中国在中东地区没有私利,反对在中东搞地缘政治对抗和排他性的“小圈子”。中国在中东事务中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化解矛盾,与地区国家保持着友好关系,尊重和支持中东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因而成为各方信赖的调停人。
  针对巴以问题,早在今年1月王毅外长访问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期间,双方就进行了深入沟通并达成八点共识。4月底,中方邀请法塔赫和哈马斯在北京磋商,为推进巴勒斯坦内部和解对话做了良好的铺垫。
  针对当前加沙冲突,中方提出“三步走”倡议:推动加沙地带尽快实现全面、持久、可持续停火,确保人道援助和救援顺畅准入;秉持“巴人治巴”原则,携手推进加沙战后治理;推动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并着手落实“两国方案”。
  同样作为巴以问题的长期斡旋方,美国也宣称支持“两国方案”,但近些年来其在巴以问题上拉偏架的行为,已经失去了巴勒斯坦方面的信任,丧失了斡旋方的地位,进一步坐实了其中东搅局者的底色。
  巴以问题是中东局势的核心议题,但这个问题在中东日益被边缘化,正是美国一手造成的。特朗普政府之前,美国虽然暗地里偏向以色列,但至少在明面上还做做样子。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的巴以政策一边倒地支持以色列,从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到将美国驻以使馆迁至耶路撒冷,再到后来基于以色列利益的所谓新中东和平计划——“世纪协议”,一步步将巴以局势推向无休止冲突的死胡同。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拜登政府一边对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表达担忧,一边不顾国际社会反对持续向以色列提供军援。
  中国斡旋沙特与伊朗和解,极大降低了中东局势对抗失控的风险。反观美国,近些年来不断拉拢沙特等地区盟友,试图构建一个对抗和遏制伊朗的“中东版小北约”,此举只会不断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不难看出,美国的全球战略或者安全理念,是基于零和博弈的你输我赢。而从斡旋沙伊和解到促成巴勒斯坦各派别在北京举行和解对话,走的则是中国倡导的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路径,是中方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的现实写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