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谐音“福禄”,自古以来就在人们心中象征着吉祥、好运,寓意多子多福多寿禄。有古人诗文赞其“胜挂金鱼袋”。早在新石器时代,葫芦就已作为容器和工具被广泛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演变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品。聊城的葫芦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东昌葫芦以其独特的造型、精美的雕刻和高超的制作工艺,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远销海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葫芦种植与加工是东昌府区一项特色产业。东昌葫芦雕刻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昌府区是国内“买天下葫芦、卖天下葫芦”的最大集散地,被授予“中国葫芦雕刻文化艺术之乡”。
葫芦种植可追溯至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将葫芦种子带到中原,开启了葫芦在东昌府区绵延2000余年的繁盛篇章。2000多年来,当地对于葫芦种植进行了大量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西汉著名农学家汜胜之曾详述了葫芦从整地备耕、播种、用水、施肥到收获后处理的全过程,促进果实增大的“靠接”法等还被收入《齐民要术》《四时类要》等古籍。
葫芦加工成工艺品可以追溯到宋代,在葫芦上进行简单的雕刻,从农产品到手工艺品,手艺人赋予了葫芦新的生命。明清时,得益于京杭大运河漕运发达,雕刻葫芦成为运河两岸农家生产的重要商品。而明清至民国时期,东昌府区的葫芦种植不再拘泥于家庭院落,开始尝试集中地块种植。同时,在葫芦加工技艺技法上,针刺加雕刻,染制加片花的特色加工方式逐渐成熟。
葫芦艺人在葫芦生长期采取勒、扎、挽、范制等技术,让葫芦长出形态各异的造型,制作成茶具、鼻烟壶、工艺台灯等生活艺术用具,赋予葫芦更多的文化内涵,提高商品附加值。此外,葫芦艺人还将葫芦工艺与当地剪纸、面塑等工艺相结合,打造出实用型、观赏型的创意作品,实现了葫芦产业由传统“葫芦加工”向“文化创意”的动能转换。 本报综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