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峰顶得上,低谷压得下
胜利发电厂消纳绿电5.5亿千瓦时
2025年01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月8日讯(大众新闻记者 顾松 通讯员 崔刚 孙育涛) “盯好油田负荷曲线,滑压力降负荷,注意控制供热流量、热网疏水回水流量。”近日,胜利发电厂发电运行部机组长赵鹏根据气象状况,指挥运行人员紧急降发电负荷,为绿电让出赛道。50分钟内,3、4号机组完成5次调峰,总调峰量180兆瓦,这样的高频率调峰已成为当下电厂运行人员的日常操作。
  近年来,胜利油田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胜利发电厂已由过去的电量型电源转变为调节型电源,担负起油田电网“压舱石”作用。截至目前,胜利发电厂通过深度调峰,累计消纳绿电5.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5亿千瓦时。
  “以前只需要埋头苦干多发电、满发电,现在需要抬头看天,时刻关注着天气变化。”胜利发电厂副总工程师刘兴先说,由于“绿电”每一分钟都有可能出现大幅度波动,运行人员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响应,“过山车”式的深度调峰每天多达10余次。
  事实上,在迎峰度夏、供暖季期间,电厂运行员工的工作压力和调整难度会剧增。进入供暖季后,电厂要保证外网供热需求,优化调整热电匹配,围绕热电目标任务做好调峰、供热、发电三方面的供需调节,这对机组调峰能力和运行人员运行调整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规定时间内,火电机组能够安全、平稳、高效地升降负荷,且降至的负荷越低说明机组的深度调峰能力越强。
  围绕“尖峰顶得上、低谷压得下”的调峰目标,去年以来,胜利发电厂不断挖掘释放机组深度调峰潜力,组织专业团队反复试验论证,制定了机组不同负荷段、不同磨煤机组合方式下的调峰措施,对调峰可能存在的危险点逐一辨识,推行了一系列技术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
  结合历年影响主机运行指标异常、极端天气等特殊状况,胜利发电厂总结出异常“第一时间”处置原则。克服锅炉低负荷优化、环保参数达标排放、热电平衡匹配三大深调难题,在精准调峰、抢发电量、保证供暖之间,谨慎操作,找准平衡。
  围绕机组运行难题和技术瓶颈开展合理化建议金点子征集活动,2024年共征集金点子130余个。在运行调整中不断优化总结,提炼出根据调峰曲线选择吹灰时间,把握长吹、短吹时机,提升机组顶峰能力等调整方法,提高机组调峰技术。
  为了充分调动各机组全要素资源,推行以运行值为考核单元的新型目标责任制,赋予值班长运行管理、生产调度的自主权,将新能源拟合率、供电量、供电煤耗、发电水耗、厂用电率等五项指标列入值间竞赛指标,将目标责任制落实到每个岗位、每项操作,加大激励力度,操作精细化程度、指标提升显著。
  去年以来,胜利发电厂先后解决了2号机组轴振位移、中压胀差大等影响深度调峰的生产难题,在供热工况下机组额定负荷降至36%最小出力,各系统平稳运行,不断刷新调峰下线纪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