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大脑”为高效开发赋能
孤东采油厂信息化发展助力生产提质提效
2025年01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月8日讯(大众新闻记者 顾松 通讯员 尹永华 卿文学) 近日,胜利油田孤东采油管理三区GO7-31-5334井示功图显示,峰值功率由原来的15千瓦下降至9千瓦,功率平衡度由86.67%升至97.78%。据了解,该井自10月23日应用5G柔性智能网关设备后,抽油机运行平稳性明显提升。
  “目前油井生产参数以人工远程调控为主,且为恒定冲次生产,针对供液差、间出井参数偏大等工况,依靠人工分析、人工调整经常出现滞后和偏差。”课题负责人迟经纬介绍,5G柔性智能网关应用,是孤东采油厂信息化服务中心生产信息化创效小组2024年的攻关课题之一。
  5G柔性智能网关设备充分应用实时采集数据,对抽油机井生产进行实时动态调整,可以在适应不同工况前提下,提高地面和井下系统效率,实现增产降耗、延长设备寿命。目前,该厂已在44口不同工况生产油井安装了5G柔性智能网关设备,模型算法得到不断优化,为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
  随着油田数智化转型推进,如何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深度融合主营业务,为基层减负提效,是信息化服务中心经理杨其平一直思考的问题。去年初,该中心针对生产现场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组建生产信息化创效、数据应用创新、网络管理提升三个攻关小组,集中技术力量聚智攻关。
  传统的报表不仅存在统计工作量繁重、各层级格式不统一等问题,还牵扯了基层技术人员大量精力。信息化服务中心数据应用岗赵俊兰和数据应用创新小组成员利用“赛鲁班可视化定制工具”自主研发报表系统,目前已完成“分管理区注水生产”等7张统计报表、8个公共数据接口研发,一次开发多次复用。
  据了解,仅统计分管理区注水生产这一项,原来需要半个小时,如今10分钟就能完成,极大减轻了各岗位报表统计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报表表头还可以根据用户习惯自主定制,灵活运用于各个业务场景,减少报表重复研发投入。
  机房历来是网络安全管理的核心区域,网络管理提升小组负责人张斌轻触手机屏幕,孤东采油厂17个机房的温度、湿度数据便清晰地呈现在眼前。一旦出现异常,系统会立即发送短信警报。
  年初,该小组将机房管理可视化与智能化升级作为切入点,精心制定实施方案,成功部署了机房动态环境监控系统。这一系统能够实时对各机房的温湿度进行监控,并在超限时自动触发报警机制,减轻了人工巡检工作量。系统部署后,已有效发出温度超标警报15次,湿度超标警报2次,第一时间消除潜在隐患。
  “只有做实做优数智服务,才能更好为生产经营质效提升赋智赋能。”信息化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高岭说,2024年,三个小组瞄准基层难题发力,先后完成流量测控装置改进、Zigbee手操器研发改进、视频离线报警程序研发、生产一线工控5G信号优化提升等多项课题,在服务基层、解决一线生产难题的同时,培育了一批数智化赋能技术人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