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 本报记者柳斌 实习生 李晓娜通讯员焉轩
4月15日,烟台首家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将在福山区聚贤路1号揭牌,参与首批培训的110余名学员14日陆续到该校报到。记者14日下午对学校进行了探访。培训学校张启君校长和老龄办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培训课程设置,培训学校发展规划及养老服务业未来发展等。
为学专业知识,从业30年的老院长参加培训
14日下午4时,记者在烟台市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报到处来报名看到,前来报名的学员络绎不绝。据介绍,学员们接受培训都将在崭新的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室中进行。
据了解,首批参与培训的学员共有110余名,有烟台市六区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人员和护工人员,也有来自龙口、莱州、海阳等养老院的管理人员。他们都有一定的从事养老服务业的经验。
“从事养老服务业30年,终于不用再‘闭门造车’了。”莱州某乡镇的养老院张院长是首批参加培训的学员之一。张院长希望通过专业培训,学到专门技术和管理办法,从而把敬老院管理的更正规。
已经在蓬莱某养老机构工作了三年的孟女士告诉记者,之前她和单位的同事从没有参加过正规学校的培训,怎么做都是自己摸索。“现在来学习管理模式,对我们日后进行合理管理将有很大帮助。”
据悉,现有养老服务机构中没有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学历证书的从业人员、具有初中或相当学历的各类求职人员,以高(中)等院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失地农民、失业人员为重点的有创业愿望的人员,都可以参加培训。
持培训合格证,方可申报职业资格鉴定
“培训班主要分为养老护理员培训和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烟台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张启君校长介绍,学校已经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及培训教材编制了教学大纲,主要对学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专业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等,培训过程中还将安排学员到养老服务机构进行实习。
据介绍,养老护理员的主要培训课程为: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老年人护理基础知识,老年人常见疾病,老年人技术护理相关法律与职业道德、礼仪等,十多门课程;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在护理员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老年急救、老年人沟通与鼓励等多门课程。
据老龄办工作人员介绍,任课老师均为从社会上招聘的有一定知名度的相关专业人员,医护老师讲解老年人的医护课程,烟台市司法局工作人员将担任相关法律与职业道德、礼仪课程的老师。
培训结束后,学校将统一组织考试,考试合格者,由培训机构发给培训合格证书,作为申报职业资格鉴定的依据。据了解,养老服务业职业资格鉴定原则上每年安排在国家职业资格统考日进行,合格者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培训暂定每月举办一次,每期培训8天。”老龄办工作人员介绍说,培训费用(包括教材、实习等费用)将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数额收取,职业资格鉴定费用按省财政厅有关规定收取。
从事养老服务,得先有资格证书
据统计,2010年烟台全市总人口652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119.8万,占总人口的18.4%,而养老机构只有208个,床位总数26305张,占全市老年人总数的2.2%,从业人员不到2000人,远远不能够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老龄办工作人员介绍:“养老机构从业人员没有准入条件规定,从业人员少,人员素质整体偏低、待遇偏低等直接制约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开展养老服务职业培训,是为了在全市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稳定、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为实现培训与就业的有效对接,养老服务培训机构将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形成定向培训的模式,与养老服务机构、家政服务公司、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中介机构等进行协作,一方面,服务机构招聘的员工都要在培训基地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培训合格人员可到服务机构安置就业,提高培训人员的就业率。
据了解,今后烟台市的助养机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扶持中,将根据《省级财政扶持城镇养老服务机构暂行办法》和《市级财政扶持城镇养老服务机构暂行办法》要求,凡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持证上岗率达不到80%的,一律不予扶持;参加养老服务职业培训鉴定并符合享受培训补贴条件的单位将纳入补贴范围。职业资格证书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认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