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17地市-论坛-播客 -微博-拍客-泉城资讯-全媒体-晚报电子版-晚报数字报-生活日报-鲁南商报-邮箱-wap网站-专题-图片
 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节日文化传承与国家文化战略
  • 2011年11月03日 作者:
  • 【PDF版】

    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 潘鲁生

    日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以文化建设为鲜明主题,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重要部署,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更加突出。

    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是当代文化问题较为具体而且集中的反映。传统节日遭遇的困境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社会文化空间的改变,其二是消费文化的冲击。

    传统节日文化具有民族文化标志意义,所面临的问题具有典型性,更大程度上体现了当前的文化生态,如果说传统节日文化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文化空间的改变和消费主义的冲击,那么,首要的不是采取具体措施从具体环节上改变节日文化现状,而是着眼全局、立足实际,从战略层面解决文化生态的核心问题。

    实现春节等传统节日文化的当代转化,重点要解决几个问题:拓展传统节日文化空间,促进农村节日民俗礼仪的资源转化,拓展传统节日的城市发展空间。创新完善节日符号体系,考察其他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民族传统节日可以看到,视觉符号对节日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作用。打造传统节日与当代生活方式结合的民俗活动,在营造文化氛围、完善符号体系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创新节日活动这一实践性的活动载体,既要具有传统节日内涵,又要适合当代生活方式。以“好客山东贺年会”创新民俗为例,通过对孔府过大年的文化挖掘,把孔氏家族过大年的习俗移植到宾馆,把原有的27道过年程序简化为9道,把过去敬天地的习俗演化为对大自然的感恩,形成对自然的敬畏与爱护的生态理念,传统的敬天活动得到了新的解读。在贺年宴的开发中,突出了“饮鲁酒、品鲁菜、体验齐鲁饮食民俗”的特色,形成了具有突出文化内涵的春节饮食文化品牌体系。在打造传统节日与当代生活方式相结合的文化活动方面,尤其需要这样的探索和发展。

    实施节日民俗的内容产业转化,将传统节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作为内容产业中的重要源泉,运用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高端信息技术,对节日中所包含的传统习俗、传统音乐、传统体育竞技、民间信仰、民间文学、民间戏剧舞蹈以及传统技艺、民间美术等“非遗”文化资源,进行创意转化和设计应用,打造内容产业的中华元素的特色优势,促进内容产业发展。

    总体上说,节日文化的现状就是当前国人精神和文化现状的集中体现,展开对节日文化传统自觉地传承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节日文化传承与国家文化战略
弹性增量放假制度势在必行
春节与公共文化建设
完善春节文化建设机制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