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2日讯(记者 苑菲菲) 明明是山楂条,包装的标签上却写“坚果”;明明是豆腐皮,标签上却写成“面食”……部分超市散装食品标签“张冠李戴”的情况让市民犯迷糊。工商部门称这种情况绝不允许。
2日中午,记者在南大街一大型超市散装食品区域看到,山楂条、话梅、蜜枣等小包装标签上,名字都是“坚果”。在另外几家超市的散装食品区,类似情况也很普遍。山楂糕、豆腐皮的标签上写着“面食”,小月饼成了“曲奇”,花生豆变身“糕点”,而泡芙上贴着“棋子块”。
对这种情况,超市工作人员解释说,食品的价格是没错的。之所以统一标签,是出于便利考虑。记者注意到,这类商品最终体现在小票上的名字,也是标签上错误的名字。
对此,烟台市工商局12315工作人员认为,超市乱标标签的行为是不允许的,若市民发现此类情况,可拨打工商举报电话投诉。工商人员提醒,市民应谨慎购买这种标签混乱的产品,购买时最好让超市将标签更换为标示正确名称的标签。否则,若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购物小票上又没有标注正确,会出现退货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