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成森:一发炮弹打不准,就浪费半亩地的收成
2019年08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董成森,92岁,如今生活在青岛平度市南村镇前双丘村。他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身经百战,三次身负重伤,六次荣立战功,荣获六枚勋章。2015年,老人受邀参加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天安门前观礼、人民大会堂授花等拥戴活动。
  在老人家里的一幅油画肖像上,写着他的简历,“1927年1月出生,1943年参加革命,1944年1月入伍,先后任八路军五旅战士、班长,南海军区海防营副排长,1949年参加开国阅兵,受到毛主席、朱德总司令检阅。”
  “敌军进攻胶东的时候,我们的任务就是钳制敌人。”重忆烽火岁月,董成森神采奕奕,“三合山战役时,我担任机炮营班长,负责机枪和火炮。战役刚开打,我们只在晚上往前靠,到了拂晓时就撤回来,“我们远的时候用炮轰击,等靠近了,再用机枪。”战役打响时,我军无数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发出了震天撼地的怒吼声,一排排炮弹像长了眼睛似的飞向三合山阵地,强烈的爆炸声冲天而起,火光吞噬了整个山头。
  “子弹不多,要提高精准度,节省子弹。”董成森说那时候有规定,叫“三不打”,也就是看不见不打、打不到不打、打不准不打,“我们打一个炮弹,得花老百姓半亩地的钱,所以你打不准,一下半亩地就没了。”
  董成森说,“当时我们班有个战士,被敌人的炮弹轰着了,就在我身边牺牲了。”董成森用手帮战友止血,“我使劲用手给他摁着,头上还是往外出血,女卫生员包扎后,扛在肩膀上就背着他往后方走,真不知道当时她怎么有那么大的力气。”老人撩起裤管,腿部以及腹部伤痕累累,“敌人武器比我们好,咱们就得拼命!”一次次拼命,换来了一枚枚令人瞩目的军功章。
  1961年,戎马半生的董成森选择返乡务农。“老父亲在子女身上,凡事要求都很严格,在他的影响下,现在,我们一家四代已经出了15个军人。”老人的大儿子董希祥说,当年自己毕业后本来要去当老师,可是却被父亲硬生生地拦了下来,“‘你先别当老师,先去部队锻炼几年’,所以,我直到从部队回来才进了学校。”现在,他们家里有条不成文的“家规”,男孩子都要先去军队锻炼,“女孩子谈对象,军人优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崔岩 张琪 杜晓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