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25日讯(记者 邵芳 通讯员 王蕊仙 宋勇) 仅半年时间,胜利油田纯梁采油厂纯西采油管理区抽油机平衡率从39%提升至94.7%,由采油厂排名倒数第一一跃成为“状元”,并取得了全油田排名第二的好成绩。指标提升带来的直接效益是半年节约电费50.76万元,油井检泵周期延长59天,节省作业费153万元。
纯西采油管理区负责纯2、纯69、纯62等9个开发单元,经过30多年的开发,呈现了产量低、泵挂深、设备老、耗能高、作业多等特点。前两年,管理区年均作业频次高达0.57,远超油田0.3的平均水平,作业费和电费超支成为制约效益提升的主要因素。
今年下半年,这个管理区在采油厂生产技术科、工艺研究所的指导下,组织开展“抽油机平衡率专项提升”活动,旨在进一步提高油井运行质量效率。期间,他们根据原有平衡率情况,充分运用信息化调参软件计算出每台高原机加多少块配重铁平衡率效果最佳,计算出每台游梁机平衡块上调或下调、调多少公分,确保一次合格,避免了重复调、反复调。
纯2斜21井平衡率调整前仅为21.6%,日耗电量168千瓦时。技术人员运用调参软件测算,实施平衡块外移59厘米后,平衡率达到了102.1%,日节约电费36.3元,系统效率提高15%。
管理区还实行看板管理方法,即每周末公布调平衡井号计划,按照先高后低、先易后难的原则,实时跟踪、井井通报、周周考核。8月份第一周,管理区给采油一站配置5井次调平衡任务后,该站提前准备,并在调平衡过程中充分使用万能松动剂,卸平衡块螺丝效率大大提升,一周实际调平衡8井次,平衡率合格率达到了100%。为进一步提高干部员工的积极性,管理区对该站给予600元的绩效奖励。
为解决调平衡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风险程度高等问题,管理区抽调各注采站精干力量,进行抽油机调平衡,同时做到干部现场带班,确保安全高效运行。9月6日,由10余名骨干组成的“青年突击小组”仅用了90分钟,就完成采油五站6口同台的高原机调平衡工作,实现了提速提效。
根据先调参数再调平衡、先优化管柱再调平衡、先间开再调平衡的原则,纯西采油管理区从地下到地面实施整体优化。纯67-12井,作业频繁、系统效率低,管理区与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结合后,将钢杆更换1100米连续杆后,开井有功功率降低2.52千牛,日节电60.3千瓦时,系统效率提升5.2%。
实施调平衡134井次、调整配重铁97吨、实施调参125井次、优化间开制度79井次……系列举措,让纯西采油管理区抽油机平衡率由39%提升至94.7%。下一步,他们还将强化油井动态调整,进一步提升注采管理的平衡率、系统效率、检泵周期、泵效等指标,逐项开展技术指标专项优化,力争带来更多的蝴蝶效应。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