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日本东京,蓬佩奥(左)与印度外长苏杰生举行会谈。
在特朗普四年任期最后一周,美国政府高官们显得愈发忙碌。10月26日至27日,国务卿蓬佩奥、国防部长埃斯珀将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和印度外长苏杰生、防长辛格共同出席美印“2+2”部长级会议,并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会谈。据悉,两国届时将签署名为《基本交流合作协议》的地理空间情报协议,以便美国向印度分享卫星数据、出口武装无人机等装备。
再签军事协议
这将是美印第三届“2+2”部长级会议,前两次分别于2018年在新德里和2019年在华盛顿举行。
外媒普遍将目光投向这次可能的成果文件:有关地理空间合作的《基本交流合作协议》。它将是继2002年签署的《一般军事信息安全协议》、2016年签署的《后勤交流协定备忘录》、2018年签署的《通信兼容与安全协议》之后,美印达成的第四个基础性军事协议。
分析认为,四个协议分别代表军事合作的不同层次,到了第四个层面,双方在军事情报信息交流方面,至少在理论上已达到“准盟友”级别。
印媒称,上述军事协议是层层递进的合作关系:第一步,两军同意从对方基地得到补给,这意味着要把海军舰艇等战略资产暴露给对方;第二步,两军分享加密通信系统,这意味着两国指挥官、飞机能在战争时期建立安全连接;第三步,共享三军机密情报。
“美国一直想把印度拉入非北约盟友圈子里,如今两国在防务合作道路上越走越近,甚至可以说加快了结成军事同盟的时间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赵干城指出。
“卫星数据共享协议其实不是新事物,双方已谈了十几年,具体条款早已谈好,只是找合适时机推出。”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指出,美国方面态度积极,但印度是犹豫的。一方面,它确实能得到美国在导航等方面的帮助,提高导弹精准度,从而提升各方面能力;但另一方面,印度防务体系也会受到美方控制,从而丧失自主性。如果这次双方宣布签署,也说明印度方面下了决心。
会谈时机微妙
军事协议可以说是外界一大关注点,而访问时机则是另一大看点。
这是蓬佩奥一个月内二度踏访亚洲、二度与印度外长举行会晤。本月早些时候,他在东京参加美日印澳四国外长会时刚刚与苏杰生打过照面。继印度后,他还会涉足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和印尼。
为什么蓬佩奥要在选前最后一周火急火燎“打卡”南亚和东南亚?真的是美国高度重视美印关系,必须在特朗普任期末尾完成既定日程?为什么印度也会欣然答应,而不是推脱说等大选结果出炉后再说?
有评论称,从出访时机看,蓬佩奥在打小算盘。所谓“印太战略”可以说是特朗普政府的外交关键词。自2017年以来,美国一直想以美印防务合作为抓手,把印度当作一枚棋子。如今大选投票在即,特朗普选情堪忧,内政话题难有作为,他派心腹出访“印太”,意在最后关头刷成绩单。
反观印度,似乎也有自己的考量。受经济衰退、疫情严峻等因素影响,莫迪的日子也不太好过。他也有通过外交合作,转移国内压力的现实需要;另外,印度也想通过分享美国高端卫星图像,提升自己通信装备和制导武器的准确度,以备不时之需。
“印度是‘印太战略’的关键一环。如果没有印度,‘印太战略’就会流于空谈,跟特朗普前任的亚太战略就没有本质区别。”赵干城指出,蓬佩奥这次还是拉帮结派,大谈进一步建立“印太”同盟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袁征则认为,外交议题在美国大选中的排名比较靠后,经济复苏、疫情和社保等才是选民所关心的,将选情和出访相联系,有点牵强。
印度“留了一手”
莫迪曾在2018年6月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明确指出,“印太”只是地理概念,印度不认为“印太”需要成立一个成员有限的俱乐部或者一个对抗其他国家的组织。
如今,美印之间的战略合作真的如一些美国学者所说“达到了新水平”?印度真像路透社所说“告别了‘不结盟’”?
有外媒和分析人士认为,印度在与美国开展合作的同时,仍然“留了一手”。
自2000年以来,尽管美国已向印度出售了超过200亿美元的武器,但印度在军事现代化道路上,仍和传统伙伴俄罗斯、法国和以色列保持着密切合作,也在继续推进购买俄罗斯S-400系统。印度人也知道,美国只是想拉印度“上战车”,借机推销军火,并非有心帮印度提升战力。
林民旺指出,印度在亚洲的目标是“多极亚洲”——印度要有一席之地。特朗普的“印太战略”,可以说是印度最重要的政策抓手。袁征说,莫迪也在玩平衡,一方面强调印度独立性;另一方面,其所作所为又偏离了传统的“不结盟”。
无论如何,从四国外长会,到“2+2”会谈,再到11月的马拉巴尔海上军演,“印太”最近很不平静。
据央视、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