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关注
山东新闻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报料
评论
论坛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UP主“才浅”二十万元还原三星堆黄金面具,文物修复泰斗点评—
才浅其实挺有才 入行还得慢慢来
2021年04月17日 来源:
齐鲁晚报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微信
分享到:
【PDF版】
◥“才浅”戴上自己制作的黄金面具。 视频截图
近日,一名年仅25岁的UP主(B站对视频上传者的统称)“才疏学浅的才浅”(以下简称才浅),在B站上传了一条名为“15天花20万元用500克黄金敲数万锤纯手工复原三星堆黄金面具”的视频,详细记录了手工制作黄金面具的全过程。他纯熟的技艺立刻引来一众网友点赞。然而,在有着“三星堆文物修复泰斗”之称的杨晓邬老师看来,才浅修复的黄金面具尺寸、造型都不对,“他是个有才华的孩子,但是做出来的东西完全不对。如果他愿意学,我可以教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郭春雨
杨晓邬:
我愿意指导“才浅”
在三星堆此次出土的500余件重要文物中,仅有“半张脸”的黄金面具残片成为关注的焦点。作为B站一位拥有众多粉丝的UP主,在才浅发布的黄金面具复原视频中,他到银行购买了500克黄金,历时15天,手工锤打还原了三星堆黄金面具。在视频中,才浅表示:“不过本人才疏学浅,补全的地方很多都是根据现有文物推断而来的,并且我之前做木工偏多,第一次尝试黄金器物,手法笨拙,还请见谅。”
视频一经发出,立刻被全网转发,截至4月16日下午3:30分,才浅发布的视频有501.2万播放,12.8万弹幕,在B站全站排行榜最高第一名。
“这个孩子(才浅)做的黄金面具尺寸不对,造型也不对。真正的三星堆黄金面具造型和纹饰都有明显的西周特点,这个孩子做出来的完全不像。”在看到才浅发布的制作视频和成品照片后,杨晓邬表示在动手制作方面,才浅有一定的天分,但他做出来的黄金面具只能看作一件工艺品,跟文物修复完全不同。
今年74岁的杨晓邬,几乎一辈子都在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打交道。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黄金面罩、黄金权杖……三星堆目前出土的成百上千件青铜器,一大半是他亲手修复的,他也被称为“站在三星堆文物背后的人”。此次三星堆“再醒惊天下”,杨晓邬全程作为专家对文物的提取和修复进行指导。参与了目前三星堆所有重要文物的出土、修复过程,杨晓邬了解三星堆的文物,就像了解自己的掌纹。
“文物修复是个极为复杂和系统的工程,需要先学习绘图,再学习雕塑,制作磨具,造型,最后才是动手制作,有了前期的积累,动手制作反而是最简单的工作。”杨晓邬说,就黄金面具的修复来说,在开始制作之前,必须得了解三星堆的历史,了解文物的特点,在理解了当时的文化、历史背景后才能动手修复。“对文物的了解不透彻,做出来的东西就容易四不像,只有外行能赞赏。如果想要真正从事修复文物,那还是要从基本功开始学起。”
杨晓邬说,才浅对三星堆文物的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等他真正见过三星堆的文物,了解了这些文物的历史,就会明白自己做得并不对。“这个孩子(才浅)做得不像也不能怪他,主要是因为他没有真正接触过三星堆的文物,他只看到了网络上的面具照片,制作的面具是他想象中的面具。”
培养了无数文物修复专业的学生,三星堆1、2号祭祀坑发掘的时候,杨晓邬带着徒弟郭汉中在发掘现场做提取和修复;在3号坑发掘现场,作为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师,郭汉中已经成为现场提取的主导者。
“郭汉中也是不断地学习才有了现在的成绩,这个需要努力,也需要时间。”对才浅这样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杨晓邬毫不掩饰肯定和喜欢,他赞赏才浅的动手能力,但也强调,文物修复是个很严肃的事情,因为文物记载着历史。“如果这个孩子(才浅)愿意学文物修复,我当然要带他。我很喜欢这个小孩,但是现在看他做的东西,有点可惜,他缺乏指导,有点走偏。如果他来(我这里),我愿意指导他。”
朱亚蓉:
“才浅”是棵好苗子
在看到才浅发布的复原黄金面具视频后,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在朋友圈分享了这条视频,并配文:“来我们修复馆上班吧。”随后,才浅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等自己技术纯熟时,可以考虑去修文物。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采访了朱亚蓉馆长,对于自己“朋友圈”在各大媒体上的热传,朱亚蓉觉得有点出乎意料,“这是我个人发的一个朋友圈,属于我私人行为,也不属于单位行为。”
朱亚蓉说,看过才浅的制作视频,觉得他制作的黄金面具和真实的黄金面具并不像,“因为才浅也从未看到过实物,只看到了照片,跟我们的真品还有很大的差别。”
但是,即便是才浅制作的黄金面具和真正的黄金面具并不相似,朱亚蓉还是觉得他非常有灵气,是个做文物修复师的“好苗子”,“如果他愿意来三星堆修复文物,我们欢迎,会给他机会学习如何修文物。但是我们做文物修复师很清贫,才浅人又在上海,还是这么热的UP主,我们觉得他来的可能性不大。”
朱亚蓉说,随着三星堆的热度增高,大家对于文物保护的热度也增高,很多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感受和体验着三星堆。才浅能用动手制作这种特殊的方式感受古蜀国工匠的精神,作为三星堆博物馆的一员,她挺感动,也鼓励大家动手制作体验。“但是这跟做文物修复师还是不同,文物修复师需要系统的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学习化学、物理、美术、雕塑等综合学科的知识,更要守得住清贫,有情怀和奉献精神。”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第A01版:重点
第A02版:壹读·重磅
第A03版:壹读·重磅
第A04版:壹读·事件
第A05版:壹读·济南
第A06版:壹读·聚焦
第A07版:壹读·聚焦
第A08版:世界周刊
第A09版:世界·面孔
第A10版:世界·旁观
第A11版:动向·国际
第A12版:书坊周刊
第A13版:青未了·书坊
第A14版:青未了·书坊
第A15版:乐动·看点
第A16版:工会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