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尽一城花 只为奠一人
千万张留言卡片,道不尽对袁老的哀思和敬意
2021年05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轮椅少年来送行。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刘云鹤 冯沛然

  5月24日,湖南长沙,在袁隆平院士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数以万计的群众手捧花束,绵延3公里去送袁老最后一程。看不到头的队伍,一如绵绵哀思,无穷无尽。
  队伍中有坐轮椅的学生、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稚气未脱的孩童。送别队伍旁边,免费车、免费水、免费鲜花……这一幕幕感人的场景,是每个人、每一代人,在用自己的方式向袁老表达敬意。
倾尽一城之花背后
是奔涌成河的敬意

  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从22日下午到24日的遗体告别仪式,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一表哀思。
  23日23时53分,长沙明阳殡仪馆外发生了这样感人的一幕:暮色沉沉,送别的队伍却依然绵延数里。人们手捧着鲜花,神情焦急。突然,大家开始小跑起来。原来,得知殡仪馆要在24日0时闭馆,为了能亲自走到袁老灵前道别,他们想抓住这最后的7分钟。李明山也在小跑队伍里。他在广州做服装生意,当天乘高铁赶到长沙时已是深夜。因为第二天一早还要赶回去,他想抓住闭馆前的七分钟,送袁老最后一程。
  前来送行的杨先生仍记得,叔叔和父亲第一次种杂交水稻的场景,他们手捧着稻穗,眼泪不禁流了出来,“他们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水稻。”这次,杨先生特地从河南赶来,手捧稻穗给袁老送别。杨先生说,他们家兄弟姐妹七个,是因为父辈们种了杂交水稻,才有了饱饭吃。
  为袁老送行的小王,是从湘潭科技大学赶过来的,排队三个小时,终于在袁老灵前献上了鲜花。“我们虽然没挨过饿,但也能感受到袁老对我们的巨大贡献。”小王说,“以后一定会好好吃饭,珍惜粮食,这可能是对袁老最大的感谢。”
  还有很多外地网友不能亲自前来吊唁,只好从网上订好花束,委托跑腿小哥送到袁老灵前。
  倾尽一城之花背后,是奔涌成河的敬意和感恩。这几天的长沙,菊花已经售罄。有人专程从外地带着上千枝菊花赶来免费发放。在殡仪馆外的一辆面包车旁边,李师傅正在给吊唁的人们发放菊花。他是江苏人,一大早从花市收购了1000枝菊花,开着面包车送过来。他想以这种方式为袁老送行。
轮椅少年赶来
送偶像最后一程

  23日晚上,在送行队伍中,有位少年的身影引人注意。少年身着蓝色校服,坐在轮椅上,怀里捧着一束鲜花。身旁女子推着他快速往殡仪馆方向走去。靠近一看,才发现少年没有双腿。少年是长沙市南雅中学的一名高二学生,姓彭。
  小彭说,袁爷爷是自己的偶像,这次过来,就是想看他最后一面。“22日下午得知袁爷爷去世的消息很震惊,因为前一天晚上还在看关于他的视频。”小彭说,袁爷爷一生都在为消除饥饿而努力,让人敬佩,“以前看了很多他的视频,爷爷很幽默,也很乐观,这种精神也一直鼓舞着我。”
  小彭的母亲说,孩子小时候因为一场车祸失去了双腿,但很乐观,“孩子从小就知道袁老,从袁老身上感受到很多力量,也让他变得更乐观。”
稻花香里说丰年
我们想的都是你

  尽管有多家媒体播报,24日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不再安排群众悼念,可前来告别的队伍依旧看不到尽头。幸运的是,当天人们仍能进入馆内送别。
  送别的人太多,为了维持好秩序,工作人员一遍遍强调,行注目礼即可。但走到遗像前的人们,还是忍不住鞠上一躬。“袁爷爷一路走好,您是我们时代的一束光”“袁爷爷,我们会好好吃饭”……人们将手中的花束摆放在殡仪馆内外,几乎每束花上都有一张卡片,字里行间透露着满满的哀思。
  刘玉霞将一个装有一摞信纸的文件袋放在鲜花上。她是湖南广益实验中学初一年级的一位班主任。她带来的文件袋里,有150封学生写给袁爷爷的信,“孩子们就想以这样的方式向袁老表达哀思。”
  5月24日,长沙的天终于晴了,阳光照进花海,映照着千万张卡片上的道别。从这千万张卡片上,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哀思和敬意,也是一代代人的信仰和传承。
  前来送别的人说,虽然袁老已经逝世,但他的榜样精神还留在课本、留在饭桌、留在人间里,“稻花香里说丰年,我们想的都是你……”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