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委会,管不好不如不建
2021年09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很大程度上,家委会其实并非家校共育的“必需品”。对家委会不能一味地“捧”,该管的必须严格地管起来。只有对家委会从严指导监管,家委会才能在规范运作中达成制度设计的初衷。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评论员 王学钧

  近日,福州市教育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委会建设与管理的通知》,要求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强化组织领导,规范制度建设,从严指导监管家委会。这份看似老生常谈的通知颇具新意。
  多年以来,各地关于家委会的文件有不少。不过,这些文件更多的是为建立家委会鼓与呼,很少谈及对家委会的指导监管。像这份通知这样,明确提出从严指导监管家委会,好像还是第一次。
  这种提法有着很强的针对性。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要求,有条件的公办和民办中小学与幼儿园都应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要针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重点做好德育、保障学生安全健康、推动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化解家校矛盾等工作。应该说,建立家委会有助于更好地实施家校沟通、家校共育。可事实证明,如果缺乏必要的指导监管,完全“自治”的家委会可能会“动作变形”,做出有违设立初衷的事,成为某种额外的“麻烦”与“祸害”。曾几何时,在不少地方,家委会“跑偏”了,沦为某些家长“邀功请赏”谋取私利的舞台,某些违规操作借以“暗度陈仓”的中介。这样的家委会严重扭曲了正常的家校关系,损害了教育公平,腐蚀了世道人心。
  对家委会不能一味地“捧”,该管的必须严格地管起来。只有像这份通知所要求的一样,对家委会从严指导监管,家委会才能在规范运作中达成制度设计的初衷。不必担心严管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在很大程度上,家委会其实并非家校共育的“必需品”。根据《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家委会的基本职责有三:参与学校管理,对学校工作计划和重要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教育工作,发挥家长的专业优势、资源优势、自我教育优势,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支持;沟通学校与家庭,在家长与学校之间做好各种“上传下达”,促进学校和家庭的相互理解。在如今这样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即使不专门建立家委会,只要学校肯做好引导与组织,赋予家委会的这些“任务”,也一样可以完成。
  更可贵的是,这份通知还推出了一系列更富可操作性的监管措施。学校分管领导、年段长、班主任要加入相应的家委会网络群组,随时倾听意见与建议,引导家委会规范运作,从新学年起,各级家长委员会不再设立游离于指导监管之外的网络群组;严禁家委会收取所谓“班费”,严禁家委会组织“谢师宴”、毕业聚会聚餐等活动,严禁家委会以任何名义向教师赠送礼金礼品和有价证券,严禁家委会组织教师参加有违师德师风的活动和私自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活动;家委会承办集体活动开支确需代收代办的,一律报请学校批准,由年段长、班主任指定专人负责,一事一结,及时公示……一道道明晃晃的“硬杠杠”,不仅为家委会确立了难以“变通”的工作标准,更为学校等有关各方赋予了无可推诿的监管责任。
  这些年,家委会的各种“荒腔走板”一次次提醒人们,该是着力监管家委会的时候了——管不好还不如不建。从这个角度看,福州市教育局的做法尤其值得点赞。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