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实施融合推进知行合一
打造新时代素质教育“环翠范式”
2021年09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威海市环翠区聚焦区域教育实际,传承优势基础,挖掘内在潜力,进一步梳理素质教育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聚合区域研究力量,理清学科学习与思维培养、综合能力提升之间的链接关系,建立起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激发学生学习力、阅读力、实践力、创新力,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素质教育的发展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孩子身上,要有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环翠区教体局主要负责人说。基于此,结合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区域教育特色,环翠区提出了“知书达礼,乐学善思,阳光出彩”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培养目标,将核心素养转化为易理解、可操作、可评价的具体要求,形成核心素养培养总体目标的阶段性、区本化表达,通过推进以“优势学科建设、师生大阅读、研学旅行、创客教育”为抓手的素质教育“四项行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乐思善创的做事品质,成就美好环翠教育。

  突出“课堂主渠道”,以“素质教育四项行动”打造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课堂范式。
  在“七彩语文杯”第八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上,环翠区羊亭学校陈波老师在执教《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以驱动性问题“你认为居里夫人的美丽为什么能跨越百年”创设情境,让学生寻找信息形成判断,并提炼文本信息进行推理,达成深度阅读,收到与会专家一致好评。在真实情境中落实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体现了环翠区文科课堂范式的特点。
  课堂是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主渠道,环翠区按照“深度聚焦,阶段推进”的策略进行课堂教学的研究,各学科以“教—学—评一致性”研究为抓手,以课程标准、教材、学情作为确定教学目标依据,关注学科内在结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意义生成与意义转化的教学,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让环翠学子行走在会思考、会动手、会批判、会创造、会决策的高阶思维获得的路上。
  聚焦思维培养。各学科聚焦高阶思维培养,创设实际问题情境,聚焦驱动性问题设计,让学生更多地经历学习过程中的深切体验、深入思考和深刻理解,形成了“与知识深度对话—与生活经验关联—知识获得与思维成长互促”的课堂范式。
  聚焦AI智能。在区域教育信息化深度应用中,围绕电子书包1:1移动学习环境下教与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新型“泛在化”在线学习环境构建、“个性化”翻转课堂模式的探讨以及基于“数据”的精准化教学教研,进行了实践与探索,从而助力教与学的深度变革,不断提升课堂品质。
  用好“课程主抓手”,以“素质教育四项行动”构建区域特色课程体系。
  环翠区不断深化拓展延伸课程的内涵建设,积极探索大单元整合研究,优化国家课程实施。结合校情,融合学校特色、四项行动和劳动教育的实施理念,完成了基于学校特色的校本化、立体式课程体系架构,形成了“四项行动”融合推进的校本模式,37所学校共创建了以学科为核心的复合型、项目化课程421门,为学生开展多元化实践活动、实现个性化成长搭建丰富的平台,使学科与阅读工程、研学实践、创客活动相结合的项目化学习成为常态,促进了中小学之间、学科之间、学科认知与生活实践的课程化融合,为核心素养培养落地提供强力支撑。
  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协作区衔接课程,既着眼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知识层面的横向贯通与纵向衔接,又拓宽到习惯、能力、素养、教法等方面,打破学段之间的壁垒,不同年级一以贯之梯次培养。主要进行了两类课程研究工作:一类是基于思维品质连续性培养理念,进行中小学同类教学内容的系统化梳理,以解决教学中进程连贯的问题;二是针对教学内容断层或重复的问题,进行衔接课程的开发,以解决教学中阶梯适度的问题。
  协作区衔接课程弥补了教材脱节的缺陷,打通了中小学间的学段壁垒,使得整个阶段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过程更具科学性。
  “学科+”为结构形态的拓展课程。在服从国家课程的基本原则和方向的前提下,遵循自主性、选择性、生活性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放大和延伸国家课程涉及面不足但对学生发展有利的空白之处,给学生、教师创造自主发展的空间,促进每个孩子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
  以“学科+”为结构形态的拓展课程分为普及型和提高型课程。普及型课程关注学科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达成学与做的有效链接,以行促知,提高型课程关注实践力与创新力的培养,实现学与创的有机融合,知行合一。
  例如威海市古寨中学的学科(地理)+大阅读+研学的“玩转地理”课程,威海市第七中学的学科+研学+大阅读的“生涯探索行”课程,威海市望海园中学的学科(历史+美术)+研学+创客的“创意小裁神”课程,威海市塔山中学的学科(语文、历史、思品)+研学的“红色基因”课程等。这些课程都是以学科核心知识、核心能力为中心,融合“四项行动”并指向学生综合运用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实现从学科学习到生活实践的转化,为学会做事、学会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
  培育“教师主力军”,以“素质教育四项行动”激发教师队伍建设新动能。
  “书香气质、心育能力、信息素养”是环翠教师的三大基因特质。环翠区利用大阅读工程的“三级教师阅读圈”,促进全区教师全程共读,以激发研究意识,丰厚研究底蕴;背靠“心桥工程”,团队合作和个人研修相结合,不断提高教师心育能力,使基于学生学习心理特点的教学更精准、有效;开展各类线上线下研修结合、理论提升与实践操作并进的信息技术培训,不断提升全员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与研究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研究意识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促进了区域教师整体发展、均衡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在2018年度威海市优质课比赛中,中小学一共47人获市级一等奖,占全市一等奖总数的56.7%;在“质量下乡百校行”等各类省、市级活动中,环翠区教师参加课堂展示和经验交流的人次超过市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现进行课题研究的教师达到100%,专业年阅读量人均6本以上,三年来全区教师近百人次出版了著作或拥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公众号。
  如今,环翠区连年实现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高位提升;在全国、省、市举办的大阅读工程比赛、创客大赛等活动中,学生获奖成绩在区市遥遥领先,充分展示了区域学子的创新实力和丰厚底蕴,并以赛场为舞台,实现了个性化的发展。例如在威海市“大阅读工程”现场作文成绩中,环翠区小学获一等奖人数占全市总数的43.8%,初中占27.5%,且前六名中有五名为环翠区学生;“校园朗读者”比赛中环翠区小学、初中获一等奖人数均占全市总数的40%。
  环翠区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整体提升的同时,区域教育研究影响力也不断扩大。期间获“教育成果奖”等省级、国家级荣誉10余项,出版了《学科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专著,先后承办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省第六届教师发展论坛暨区域特色展示等省市级现场会49次,“区域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环翠路径研究”作为典型经验在山东省县域教科研工作研讨暨学校发展现场会上交流。
  “在整体推进年素质教育发展的主线下,阶段侧重的‘素质教育四项行动’是环翠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有效探索,我们将继续加大探索力度,同步提升各行动融合发展的效能,真正让每一个孩子都享有高品质的教育。”环翠区教体局主要负责人表示。
(郑玉杰 谷凌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