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李龙故里“好行成风”
2021年09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当下,文登区上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在乡村振兴中起到了引领作用,提供了不竭动力。即日起,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联合中共威海市文登区委宣传部共同推出“乡村振兴,文化铸魂”系列融媒报道,聚焦文登乡村文化振兴,挖掘特色文化符号,展现乡村文明新气象,记录文化建设对文登乡村振兴的凝神聚力、赋能铸魂作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范华栋 王震 于佳霖 田佳玉

在威海市文登区宋村镇山东村,一直流传着秃尾巴老李的故事,浸润着一代又一代的山东村村民。近日记者深入山东村采访,发现这里不仅村容整洁、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这里的村民也都把自己当做“龙的传人”;该村不仅用“李龙文化”的精髓——忠孝仁义营造风清气正的淳朴乡风,还将李龙王的故事传说,演变创作成了小品、相声、拉洋片、歌舞、快板等多种艺术作品对外输出,通过一年60多场的送戏下乡活动,感染了更多的人。
  以山会、文化节为契机
营造乡村新风尚

  山东村因在回龙山的东面而得名,一直有秃尾巴老李的传说,现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秃尾巴老李传说传承人房德平告诉记者,李龙王俗称秃尾巴老李、李龙爷、李老爷等,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一个神话人物。据传有一天,回龙山下一个郭姓妇人在河岸边汲水,有感而孕却三年没有生产,一天夜里雷雨交加,妇人生下了一条小龙。小龙天生会腾云驾雾,每天晚上都来喝奶。妇人丈夫姓李,对此很恼火,一天夜里挥起菜刀向小龙砍去,砍中了它的尾巴,小龙负痛飞走,小龙便是李龙王,郭姓妇人便是李龙王的母亲李龙母。李龙王恋母情深,其母死后,将龙母坟迁至回龙山上,每年三月初二,人们就会逛李龙文化山会,该风俗一直延续至今。李龙王的神话传说发源于文登,后在“闯关东”的大潮中,在东三省也家喻户晓。在京、冀、豫、皖、苏等地也广为流传,有关李龙王的民俗活动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兴盛不已,并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影响。
  山东村为了传承好李龙文化,自2007年开始,每年农历三月初二,在李龙母的诞辰之日,山东村会在回龙山举办盛大的山会,蒸制大饽饽,制做猪头、鸡、鲤鱼等民俗“十大碗”,为李龙母亲庆贺寿辰,向神龙祈求出海平安。“我们的山会一共三天,来参加山会的游客非常多,每天平均六七万人。”山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乐清说。而且今年,农历六月初八那天是李龙王的生日,山东村还举办了第一届李龙民俗文化节,家家户户蒸“大饽饽”为李龙爷过生日,国内外许多游客前来祈拜。
  在办山会期间,山东村为弘扬李龙王对母亲的孝道,专门在村里的小广场摆设百米长寿宴,周边村里的60周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来这里享用。“从2008年开始,我们每年摆设百米长寿宴,让年轻人为老年人服务,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村民更深地了解李龙文化,也让子孙后代留下仁孝的印记。”林乐清告诉记者。
  据村民们讲,每年山东村都会举行孝敬父母、助人为乐等模范人物评选。周怀花是山东村孝老爱亲模范人物,周怀花的丈夫从2009年起,因车祸导致身体残疾、卧床不起,周怀花每天帮助丈夫吃饭、洗脸、换尿布,日复一日。
  林乐清告诉记者,这种事迹在山东村有很多,村民都把自己当成“龙的传人”,崇信尚义,尊礼重孝,鲜有治安或刑事案件,是一个和睦融洽、和谐尚美的“大家庭”。村民也很注重回龙山的植被保护和环境优化,山东村也因此获得“国家级生态环保村”。
李龙“传人”建艺术团
一年下乡演出60多场

  “春雷一声响连天,四海翻滚巨浪掀;李龙文化数代传,永记心中回龙山......”送戏下乡的舞台上,昌阳艺术团的演员歌声嘹亮,正在表演拉洋片。
  昌阳艺术团是由山东村村民组建而成,共有三十人,他们将李龙王的故事、文化,演变成了一个个精彩的文艺作品,有小品、相声、拉洋片、歌舞、快板等多种艺术形式。“我们编排了很多作品,其中小品就有20多个,无论婆媳故事还是邻里故事,我们都是以李龙王的忠孝仁义作为出发点,希望通过艺术作品感染更多的人,传递真善美。”林乐清说。
  拉洋片是众多作品中的其中一个,是由房德平写的《龙山传》改编而成,房德平作为传承人,酷爱研究李龙王的故事。“我觉得李龙王的故事,传到我这里已经是十八代了,一直没有太多的文字记载和精彩的文艺作品,所以我就写了龙山传,分别是:李龙王显世、李龙王寻父、李龙王学艺、李龙王斩蛟。”房德平介绍,很多人对李龙王的了解浮于表面,改编成文艺作品后,四里八乡村民都喜闻乐见,能感染更多人。
  据了解,每年通过送戏下乡活动,昌阳艺术团去到各个村里进行演出,一场演出大约会表演30个节目,一年演出场次可达60场。林乐清介绍,通过表演的形式,将李龙文化的忠孝仁义传递到更多的村庄,希望每个村里都能感受李龙文化的滋养,将忠孝仁义付诸于行动。
李龙文化辐射带动
文登乡村“好行成风”

  民风民俗是鲜明的地域特色,更是响当当的地域品牌。山东村所在的宋村镇党委书记徐海程介绍,为传承李龙文化精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宋村镇以山东村为出发点,在各村开展向时代楷模、最美人物和身边凡人善举学习活动,充分发挥道德模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借助李龙文化山会、李龙民俗文化节等活动全面展示宋村镇的特色亮点、民俗文化、投资优势等内容,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旅融合发展的文化振兴道路。
  好土壤才能长出好苗子,记者在文登采访了解到,近年来文登持续开展“树典型、学先进、扬正气”主题活动,推出了一批批反映时代精神、体现时代价值的先进典型人物和集体。截至目前,文登区入选中国好人10人,省、市级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268人。先后涌现出以李玉坤、吕明玉为代表助人为乐典型,以隋玉涛、于建友为代表的敬业奉献典型,以宋爱玲为代表的孝老爱亲典型,以王文水为代表的乡村振兴典型等一大批先进人物。现如今的文登形成了好人有好报、善有善报的正向效应和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尊崇好人已经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