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叫盐碱地变成“聚宝盆”
刘志鑫:扎根十年让白花花的土地成了丰产田
2022年05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扎根十年,刘志鑫让盐碱地成了丰产田。受访者供图
     “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扎根盐碱地十年,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工作专班副组长、副研究员刘志鑫,深知开展好盐碱地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
  记者 杨璐        

  从“门外汉”成了盐碱地利用“田秀才”
  2012年大年初八,一纸调令让刘志鑫离开工作了多年的东营市科技局,来到“蹒跚起步”的黄三角农高区。
  由广北农场转设成立的农高区,2011年底创建成为省级农高区,正处在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关键时期。“举目是一片白花花的盐碱地,办公场所是临时借用的一栋老楼,没有一家像样的企业,没有一条像样的路。”第一次到农高区报到,刘志鑫内心很清楚“不拼不闯没有半点出路”。
  累累硕果见证担当。近年来,刘志鑫牵头与有关高校院所合作,共同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STS计划、中科院A类战略先导及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16项,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10个,争取科研经费过亿元。已汇聚34家科研院所的68支专家团队,加快实现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
  风吹日晒在一线,外出引智在一线,科技研发在一线,这些年刘志鑫这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成了盐碱地综合利用领域的“田秀才”。
  育产业延链条,盐碱地变身“聚宝盆”
  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跨领域、多学科的系统工程,黄三角农高区未来的路怎么走?无数个深夜,刘志鑫苦苦思索。他带领大家从盐碱地种植技术学起,跑下去了解区情、跑出去招商引才,在“零资源”“零平台”情况下加深与中科院等院所的合作,招引落地了一批优质农业项目。
  “每次来到这里,就像来到自己孩子家。”在中科院微生物中试研发基地,刘志鑫动情地说。这个总投资近4000万元的创新平台,正是刘志鑫积极推动下落地农高区的第一个项目。如今,基地研发的长链二元酸系列产品已实现产业化,生产的微生物菌肥走俏市场。
  2015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这是我国第二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在刘志鑫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大批高端科研平台、优质企业项目争相落地。
  在盐碱地特色种业上,他牵头与中国农科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青岛农业大学等育种团队合作,培育了山东盐碱地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东营盐地藜麦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等育种研发和产业公司,建立盐碱地特色种业综合示范基地1.28万亩。
  在绿色投入品产业上,培育了山东爱树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东蜂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鼎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科技型企业,其中自主研发生产的国产熊蜂规模化繁育1.2万箱年生产能力,覆盖了全国24个省及直辖市。
  在智能农机装备制造产业上,培育了山东中科智能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和山东中科鼎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在加紧建设新一代农机装备及服务智造园,设计建设了全国第一条智能化全自动农机柔性总装线和检测线,即将投产运营。
  昔日盐碱地,今日聚宝盆。一大批极具特色和竞争力的农业高新企业正在茁壮成长。
 聚资源搭平台,蹚出新路子
  “实现盐碱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推动人才、平台、项目、基地一体化建设。”这是刘志鑫多年来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作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无论如何也绕不过科技支撑这个关键。面对建设初期专家团队缺乏、创新载体不多、项目资金不足等诸多困难问题,刘志鑫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发挥常年在科技一线的优势,主动走出去、跑上去,千方百计争取上级部门和高校院所的支持。
  “在办公室待不住,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跑,有时出差回来歇一个晚上第二天就又起程赶路,就是为了多引些好资源、好项目到农高区。”熟悉他的同事都这样评价他。
  在刘志鑫看来,搭建一批科研创新平台,进而形成一批平台集群,将农高区打造成为高端人才、技术、资源聚集的“洼地”,是农高区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盐碱地现代农业技术创新高地的应有之义。
  “聚力在盐碱地科技创新体系、种业创新、产业发展、农业标准体系上实现突破,在推动盐碱地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蹚出新路子,在盐碱地综合利用上走在前、作表率。”做好盐碱地现代农业这篇大文章,刘志鑫做好了准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