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我们的机体每时每刻都和不少致癌因素发生着相互作用,可能会使DNA不稳定、导致细胞的转化。”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说,癌变确实会不断地产生。
不过,詹启敏表示,对此也不用太担心,因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已形成强大的免疫监控系统,体内出现单个癌细胞时可不断清除。保持良好心态可维持体内的平稳状态,达到免疫体系最佳状态,早筛早诊,可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及时识别、清除癌细胞。
那么,癌症遗传是“宿命”吗?肿瘤体质的说法科学吗?
“有些肿瘤出现,是由于某个重要的基因突变,比如一种叫BRCA的基因突变之后,容易导致乳腺癌、卵巢癌,可能性高达70%。”詹启敏解释,但这种完全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癌症概率很小。
针对“肿瘤体质”的说法,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田艳涛表示,肿瘤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下的疾病。2020年我国新发肿瘤患者457万人,家族遗传性肿瘤占5%-10%,90%以上的患者,是因后天饮食、起居习惯及情绪管理等掌握不好导致的。
人体内还有一种有遗传性的易感基因,在与致癌的外因相互作用下,人容易患上肿瘤。“远离致癌物、保持健康的状态,可以把遗传的易感因素降到最低。”詹启敏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