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牌观摩车公然上路,公务更须敬畏法律
2023年07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评论员 张泰来
  信阳虽然发布了情况说明,表示开展调查处理、认真整改,但如何调查、如何整改却语焉不详。如此敷衍塞责,很难不让人怀疑如此回应并非真正认识到了错误,而只是迫于舆论压力的无奈之举。这又让人如何相信其能够“杜绝类似情况发生”呢?
  不是所有无牌车都会被交警拦截,有些无牌车甚至还会让交警开道。
  近日,一则视频在网络热传。视频中,5辆未悬挂号牌的大巴车依次通过,现场交警非但没有拦截,还在前方指挥开道。据称,这5辆大巴车是信阳市组织的一场市级观摩会的公务用车。
  7月28日,信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就此事发布情况说明,称已经关注到网络媒体关于“观摩中巴车无牌上路行驶”的报道,立即展开调查处理,并认真整改,杜绝类似情况发生。这一回应说明网络传播的信阳市级观摩团乘坐无牌车上路的情况属实。
  公务车不是特权车,上路行驶也必须取得号牌。中巴车到底有没有挂牌,一眼便可看出。可是,现场执勤交警却视而不见,不但不上前拦截,还在前方开道。普通群众骑无牌电动车都有可能被罚,观摩用车却可以堂而皇之无牌上路,这让人情何以堪?
  交警知法而不执法,影响十分恶劣,挑战了法律的尊严和执法的公正性,必须予以严厉追责。无牌中巴是如何上路的?现场执勤的交警有哪些?他们为何对违法行为视而不见?这些都要有个答案。
  交警对观摩车无牌的违法行为视而不见,并非不知道违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敢或者是习以为常。这也反映出当地某些人官僚主义特权思想作祟,以为观摩活动是公务活动,坐的是公家车,办的是公家事,有恃无恐,车辆有牌无牌根本不在其关注范围之内,没有牌又怎么样,反正没人敢查,即便是查,也查不到自己头上。
  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地也有必要追究活动组织方的责任,负责用车的是谁?他为何没能阻止无牌车上路这一行为的发生?是没有发现还是发现了没当回事?参与观摩活动的公务人员如此之多,竟然没有人发现车辆无牌,这真是咄咄怪事。也许,当地是时候给公务人员补齐法律素养这一课了。
  市级观摩团乘坐无牌车事件已经成为网络热点,对信阳的城市形象造成了恶劣影响。当此之时,信阳应当机立断,果断采取行动,查清楚事件,对涉及的各方,该追责的追责,该处罚的处罚,如此才可控制负面舆情的发酵,维护城市形象。
  遗憾的是,信阳虽然发布了情况说明,表示开展调查处理、认真整改,但如何调查、如何整改却语焉不详。如此敷衍塞责,很难不让人怀疑如此回应并非真正认识到了错误,而只是迫于舆论压力的无奈之举。这又让人如何相信其能够“杜绝类似情况发生”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