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特色”闪耀绿碳大会,与会嘉宾频频点赞献策
“烟台绿”何以成色十足
2023年09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记者 闫丽君 李殷婷 于洋

  8月28日—30日,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烟台召开,权威专家、科研机构、跨国公司代表等500余名嘉宾齐聚烟台,围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主题,凝聚发展共识,探索发展路径,扩大交流与合作。
  大会期间,“烟台特色”的绿碳实践频频被与会嘉宾提起,他们点赞烟台的绿碳实践成果,并围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纷纷献计献策。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烟台绿”何以成色十足?
  成果亮眼
烟台创下绿碳领域
多项“第一”

  8月28日至30日,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烟台召开,成为山东举办的第一个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国际性盛会。
  绿碳领域的高规格会议在烟台召开,在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看来并非偶然,他在大会视频致辞中说:“烟台市近年来在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探索碳达峰碳中和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走在了前列,智能低碳城市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形成了一批典型示范。”
  烟台的绿碳实践成果从一组组数字中便可窥见一斑:烟台是山东省唯一的智能低碳城市试点;是全省唯一连续17年完成节能目标的城市;烟台海阳是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2019年,全省第一度核电从海阳核电发出;2022年全球首个深远海风光同场漂浮式光伏项目在烟台海阳南侧海域成功发出第一度电;烟台清洁能源装机容量保持全省第一;烟台森林覆盖率达到36.28%,居全省首位;2017年—2022年,烟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5.8%,增幅居山东省第一;烟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3%,降幅居山东省第一,一升一降中,烟台交出了绿色低碳发展高分答卷。
  这份答卷其实在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也都悉数呈现。在同期举办的成果展和装备展上,烟台绿碳实践元素频频吸睛。由15个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园区制成的一方沙盘模型摆在现场。为助力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烟台规划建设了15个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园区,其中11个园区沿着烟台海岸线密集排开。
  据烟台市发改委三级调研员刘道峰介绍,绿色低碳高质量量发展成果展共展示来自山东的展品72件,其中烟台展品15件,数量居全省第一,占全省五分之一。
  当然烟台的绿碳实践成果还远远不止这些,不少烟台制造的工业、农业甚至民用产品也都可圈可点,甚至连大会的公务用车、会场一次性用品使用、垃圾分类等等组织细节上,也都在节能减排上下足了功夫。
项目支撑
多项绿色科创种子
在烟台开花结果

  纵观这些绿碳成果,有一个共同之处:其背后是一个个硬核项目,核心在于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
  “这次大会,我们突出了项目支撑,核心在于科技创新。”山东省发改委动能转换协调处处长王坤说,这一点和现场成果展的布局思路不谋而合。
  近年来,烟台市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动能转换主抓手,全市省级重点项目数量逐年增加。今年,烟台谋划了537个省市级重点项目,总投资2.15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581.9亿元,项目整体质量规模再创新高。其中,355个项目纳入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项目库,项目个数、项目总投资、2023年计划投资均居全省第1位。
  总投资1493亿元的裕龙岛炼化一体化一期项目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标志性工程,正在进行大规模建设,自6月起陆续中交。总投资2380亿元的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建成后将再造一个“新万华”。总投资264亿元的东方航天港实现海上发射5次、共计37颗卫星……当前,烟台已经成为山东省大项目最为集中、项目质量最高的地市,为烟台长远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就在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2023海阳绿色能源发展专题会议”上,海阳市实现9个项目集中签约。
  项目起势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加持。
  “发展绿色低碳,创新是核心,创新需要持之以恒,更需要土壤,我认为,烟台有创新的沃土,我们扎根在黄渤海新区也必将在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梁成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近年来,烟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布局建设多层次、高能级科创平台,以创新链赋能产业链,力促传统产业高新化、现代化。聚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强磁场,激活人才第一资源,让科技成果加速涌现、快速转化。
先行先试
抢抓机遇才能趁势而上

  短短三天会期,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吸引了500多位嘉宾齐聚烟台共谋绿色发展大计,让“烟台绿”再一次闪耀在聚光灯下。
  从2021年和2022年两度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烟台论坛”,到2023年成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的主办地,“烟台绿”的成色越来越足。
  为什么是烟台?
  “在国家大的战略背景下,当大家都在竞逐这块资源的时候,烟台市政府敢于先行先试,高度重视并通过各种方式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布局这个赛道,以资源换产业,值得点赞。”清华大学电机系研究员慈松认为。  
  近年来,烟台市抢抓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担当起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三核”城市之一、山东省智能低碳城市试点的责任,奋力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中走在前,连续17年完成能耗下降目标,形成了独具烟台特色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模式,全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走深走实。
  对此,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在绿碳大会上致辞时表示,“今年我们开会在烟台,更是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他们抢抓机遇趁势而上,今年来在节能环保、绿色智能低碳城市方面稳步前进,形成了山东第一大的清洁能源的规模体量。”
  “烟台工业基础雄厚,肩负着先行先试这样的重任,就是要做出榜样。”被聘为山东省决策咨询委员会成员的复旦大学教授芮明杰则认为。
合作共赢
烟台200个优质项目
期待与世界携手

  绿色代表了生长的力量,也孕育着希望和未来。
  大会期间,与会嘉宾一致认为,绿色低碳正成为烟台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也正成为全行业乃至全民的发展共识。
  “我们应认真探索与世界各国在气候治理方面的合作,特别是在新能源的利用和合作等方面,落实到项目上,落实到行动上,让我们和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进程,为构建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我们中国的智慧和力量。”龙永图表示。
  大会上,山东省围绕重点产业、基础设施、社会民生、平台支撑等领域,谋划优选了418个合作项目、总投资1.72万亿元,其中重点推介项目315个、现场签约项目103个。作为“东道主”的烟台,围绕重点产业、重大基础设施、现代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优选出总投资6248.1亿元的200个优质合作项目在会上集中推介,力争与世界携手,合作共赢。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大会上,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首次在地方发布《中国绿色贸易发展报告》。“报告首次提出建议烟台争创‘国家绿色贸易示范区’,并提出了设想和思路,主要包括夯实产业基础、提升贸易质量、搭建促进体系、探索创新路径等4大核心工作,为烟台适应绿色贸易趋势,引领绿色贸易发展,构建了系统的组织体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崔卫杰在接受采访时说。
  同时,大会还启动了“双碳”科普馆共建暨烟台市核能科普宣传五年行动计划。据悉,“双碳”科普馆拟选址在夹河·幸福新城,致力打造世界一流“双碳”科普馆。而《烟台市核能科普宣传五年行动计划》,经过两轮院士专家评审,今年将正式实施,力争打造立足烟台、辐射山东、影响全国的核能科普烟台模式。
  烟台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加力提速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加力提速产业发展绿色转型,加快打造高效、绿色、循环、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力提速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打造陆海生态自然和谐、人居环境健康宜居、治理体系现代高效的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真正以绿色低碳引领高品质生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