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的尊重是相互的
2023年12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孙振邦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提到人的第四层需求是“受人尊敬”。
  当思考这一理论的时候,我习惯于超脱出来。“我希望受到尊敬吗?”如果在读大学的时候听到这个问题,那我会肯定地回答:我希望被尊敬、被重视。可是如果放到了今天,相比被尊重,我反而更希望被忽视。
  这几年据我观察,一个人真正受别人尊重,并不是被尊重者很优秀,而是尊重者很优秀。
  有人讲:“这个人赚了钱跟我有什么关系?能分给我一些吗?不能吧;这个人当了官跟我有什么关系?能带着我一起当官吗?不能吧。”抛开少数名人外,其实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被他人尊重,可能是因为尊重者有求于他。
  还有一些尊重是做给别人看的。古时候皇帝封禅泰山,通过尊敬上天,而希望部下们也尊敬皇帝。
  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活中的尊重可能是一种尊重者虚假伪装下的自利行为。既然不真,管别人尊重不尊重呢?被尊重者又何必在意?如此看来,不尊重咱的人反而可能更加真实、坦率、实在些。
  正因为如此,我倒挺喜欢不被尊重。只有那些不尊重我的人,我才能从他们嘴里听到我的过失,并纠正我的错误。而在那些尊重我的人面前,我最多只能学到如何尊重他人的技巧。有尊重就有不尊重,继而就有分别,我不喜欢分别,我自以为内心的欲求是相对寡淡的,因此这些技巧对我而言不如“批评意见”来得重要。别人不批评我,那就自我批评。接受批评和自我批评就像揉面的两只手,会让一个人的内心越来越劲道。
  被忽视其实是一种很好的感受。人在被忽视的时候,更能善于倾听,也更能沉下心阅读。因为人是无法从“说”中进步的,人是从“听”中进步的。优秀的人都很善于倾听,在这一点上我要做自我批评。与人交谈时,我一般说得多听得少,每每事后比较后悔,感觉丧失了很多学习的机会。
  一颗总想证明自己的自尊心、一颗爱慕虚荣的要强心、一颗好勇斗狠的贪胜心,是与自然、清净、无为的精神相左的。追名逐利而不得,心情郁结,身体也就容易不好。天人合一,心情好就如同阳光明媚、风平浪静,心情差就如同天气恶劣、狂风骤雨。
  这些年我觉得自己变得越来越柔软——心软。看到身边许许多多奋斗的身影,内心为他们祝福,也感慨许多人太不容易了。我提倡简单生活,因为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把能做好的事情做好,就比较容易滋生幸福感。很多人吃亏就吃亏在总爱化简为繁、化易为难。
  现实生活中,忙忙碌碌的芸芸众生,很多时候是为了争一口气而拼命。有的人为子孙积累财富、安排岗位、挑选佳偶,再去折腾孙子搞学区房、报补习班,认为这样就能让自己有面子,让子孙世世代代受人尊敬。殊不知,尊重不完全是靠物质就能换来的。还有许多人活在梦想中,期待有一天能够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然后赢得他人的尊重。理想无法在当下实现,就寄托梦想于子孙。然而,命运如同一个调皮的孩子,总是喜欢跟人开玩笑。宦海黜陟、商海搏杀,为了一份受人尊敬的虚华,真不知害了多少人。倒不如早想明白,关心他人本身就会收获关心,尊重他人本身就会收获尊重。如果没有,那就多关心几次;如果没有,那就多尊重几次。
  每一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就像一本书上说的,现在任何一个普通人的物质生活标准都和中世纪的皇室标准差不多。活在这个物质丰盈的时代,内心精神的强大对于幸福感至关重要。因此,满足他人精神需求比满足他人物质需求更能为他人带来幸福感。
  修行与学习,不外乎修一颗心。我回顾了一下过往接触过的人才,他们有一个特质,那就是不太在意别人对自己尊重与否,并且尊重一些旁人认为他们并不需要尊重的人。当尊重成为了一种习惯,貌似抬高了他人,实则抬高了自己。这或许是他们成功的密码之一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