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生存下去,车商修娴每天都会直播卖车。

太平洋国际汽车城二楼空空荡荡。
销量锐减,汽车降价,商家撤出……曾经红火的平行进口车行业,正在面临巨大挑战。相关数据显示,近五年全国平行进口车的销量从2019年的16.18万辆,下降至2023年的3.93万辆,暴跌七成多。在全国最大的平行进口车集散中心天津港保税区,一汽车城内的二层,车商已全部撤出。
业内人士表示,相较于普通进口车,平行进口车虽具有补充国内部分车型空白的优势,但它未经品牌车商授权,没有自己的维修售后站,如今还面临着内外部因素的多重压力。
陈晨 岳致呈 天津报道
太平洋国际汽车城
一整层楼车商全撤店
光线昏暗,空无一人,更空无一车,这是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在天津保税区太平洋国际汽车城二楼看到的场景。这一层所有的平行进口车商家已全部撤出,甚至相连的餐厅也关门闭店。
所谓平行进口车,是指未经品牌厂商授权,贸易商从海外市场购买,并引入中国市场进行销售的汽车。从业11年的车商修娴打了一个比方,“有点像进口车行业的代购。”
作为我国平行进口车最大的集散中心,天津港保税区聚集了数千家车商,这里更被很多业内人士奉为进口车“交易圣地”。据天津海关数据,2023年前11个月,天津口岸平行进口车的进口量占全国进口总量八成以上。
不过,曾经人声鼎沸的天津港保税区,如今变得门可罗雀。
据天津市平行进口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累计销售平行进口车16.18万辆,4年后的2023年,销量降至39295辆,暴跌七成多。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来到天津港保税区,走访其中的多个汽车城发现,客户极少。
销售人员王东(化名)说,展厅内的人基本都是销售员,一天下来接待不了几名客户。
在太平洋国际汽车城二楼,记者又见到了另一番景象。整个二楼光线昏暗,空无一人,也空无一车。相连的餐厅也已撤场。
王东估算,撤店的商户至少有五分之一。他刷朋友圈时,发现有的同行去大连卖起了海参,有的卖起了保险,甚至还有人卖楼去了。
同样萧条的还有仓库。一家仓库的负责人表示,随着平行车进口量和销量的下降,以前供不应求的仓储也开始降价,“以前存一辆车15块钱一天,现在10块钱。”尽管如此,这家可停放上千辆车的仓库,如今还有约300个车位虚位以待。
降价70万也无人问津
修娴介绍,从2013年来到天津港保税区至今,从几个小展厅发展到一楼二楼各有展厅,再到如今只剩下二楼的展厅。最多的时候,公司有上百名销售人员,如今已缩减至20多人。
前段时间,修娴跟一个做平行进口车批发的朋友抱怨最近生意不好做,没想到对方说,他7月份只批发出去1辆车,“他可是做批发的啊!”
为了把车卖出去,不少商家开始降价促销,但效果也不理想。王东说,他们公司去年有一辆标价290万元的车,今年降价至220万元,依旧无人问津。
修娴的公司也出现相似情况。有一批2021年11月进口的车,一共40多辆,积压近两年后,去年9月开始销售,直到今年8月6日才卖出最后一辆。这批车,除了第一辆车以高于成本价1万元的价格卖出外,其余的车均亏本卖出。“最后一辆亏得最多,亏了21万元。”修娴说,如果不卖,只会越亏越多。
不过,并非所有车型都是这种情况。修娴说,前些年平行进口车确实好卖,纯利润也高。如今虽然利薄,但至少她的公司整体是盈利的,不然不会坚持下来。
平行进口车行业也有“金九银十”的说法,每年9月到过年这段时间属于旺季。
王东说,巅峰时,卖出去一辆车,他能回东北老家买一套房。去年他的收入是30多万元,但今年至今只赚了5万元钱。面对即将到来的“金九银十”,王东并没有表现出多大信心。
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不只是平行进口车,现在整个进口车行业都处于剧烈萎缩状态,“主要原因就是需求不旺盛,消费降级。”
8月6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上半年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情况。数据显示,2024年1至6月,我国累计进口汽车33.2万辆,同比下降4.1%;进口金额1323.5亿元,同比下降11.8%。
另一数据显示,今年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整月渗透率突破50%,正式超越燃油车。这是属于中国汽车行业的历史性时刻。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表示,国产车的崛起和国际品牌本土化加速,导致近几年我国汽车进口持续低迷,汽车进口量历经四年连续下滑后,“去库存”仍是2024年的主要任务。
实际上,不仅是进口车行业,从2018年至2020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受经济结构调整、公共卫生事件及“国六”排放标准落地等多重影响,汽车产销量持续下滑。直到2020年下半年,在政策鼓励下,我国的乘用车市场才迎来复苏。
跟普通进口车相比,平行进口车虽然具有弥补国内部分车型空白的优势,但近几年特色产品减少,车的成本上升、汇率变高,且因未经品牌厂商授权,没有自己的售后维修站,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
崔东树认为,在这样的行业状态下,平行进口车还面临着从国五到国六排放标准切换等法规方面的压力,“未来的路会比较艰难。”
除了上述因素,修娴认为,平行进口车行业萎靡,还受到了国内汽车市场饱和以及国人消费观念转变的影响。
修娴有一个广东的客户,曾从她这里买了一辆价值170万的进口车。前段时间,这位客户试驾了一辆国产电车,发现不仅宽敞载人多,且功能齐全,甚至能在车里K歌,“他非常果断地卖掉了那辆170万的进口燃油车,买了这辆几十万的国产电车。”
这件事让修娴觉得,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只看重面子。相较从前“我开豪车我有钱”的观念,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追求舒适。
虽然很多人离开了这个行业,但仍有很多人在坚守。
修娴说,很多车商入行多年,如今迈入中年,在这个年纪从头再来更加困难,不如在自己熟悉的行业深耕。
2020年,修娴开始做自媒体,尝试通过直播和短视频的方式卖车。没多久,一位远在美国的客户通过线上下单,“这位客户是中国人,他给在西安的孩子买车,线上交流好付完钱之后,他的孩子来提的车。”
从业3年的王东也一直致力于自媒体,“没有积极转型、不会直播的销售,慢慢都被淘汰了。”
除了坚守车商的积极转型,政府也在出台相关政策促进行业发展。
天津市平行进口汽车流通协会秘书长张婷婷曾表示,在行业遇到国六环保政策障碍的时候,天津市平行进口汽车流通协会积极配合天津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向国家有关部门寻求解决方案,破解难题。同时为了行业良性发展,先后出台了《平行进口汽车三包服务规范》和《平行进口汽车销售合同(制式范本)》。
张婷婷认为,在车源供给不足时,销售价格自然会适当回弹,“目前企业要做的是优化经营中的各个环节,强化诚信和服务,共同打造平行车市场良好的诚信秩序和环境,打出企业自己的品牌,让消费者乐于和敢于购买平行进口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