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茹 济南报道
10月30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委组织部负责同志等介绍第三届山东人才创新发展大会暨第十三届“海洽会”情况。记者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共引进青年人才63.57万人,同比增长6.3%,其中博士4053人,同比增长13.8%,青年人才来鲁留鲁持续保持高质量增长态势。
据介绍,第三届山东人才创新发展大会暨第十三届“海洽会”自4月19日启动以来,山东全省各级各单位组织人才活动120余场,参与活动人才总量超过24.4万人,吸引1.2万余名高层次人才来鲁对接交流。签约引进人才1236人,其中顶尖人才47人、领军人才921人、海外人才268人。签约项目384个,计划投资金额481亿元,预计产生经济效益1074亿元。本届大会是山东近年来层次最高、规模最大、成效最显著的一次人才活动。
青年人才是第三届人才创新发展大会暨第十三届“海洽会”重点关注的人才群体,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周春艳表示,今年以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借助大会系列活动营造的良好氛围,多措并举做好吸引集聚优秀青年人才来鲁创新创业工作。前三季度,全省共引进青年人才63.57万人,其中博士4053人。青年人才来鲁留鲁持续保持高质量增长态势。
以赛聚才,第六届“创业齐鲁·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是本届人才创新发展大会的主题性活动之一。据介绍,本届大赛在常规组织省内赛的基础上,首次设置北京、上海、深圳、西安4个分赛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今年4月正式启动以来,共吸引海内外2451名高层次人才报名参赛,其中来自美国、德国、韩国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高层次人才464名,占比达到19%,集聚了一批创新性、实用性强,市场潜力大的优秀项目,展现出人才“强磁场”效应。
近年来,山东聚焦重点产业、关键领域,不断优化人才发展战略布局,持续加大人才引育创新力度,精准配置要素资源,充分释放人才引领发展效能。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龚文东表示,山东聚力构建“2+N”人才集聚雁阵格局。全力创建济青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以海洋、先进制造、现代农业三大领域为重点,加快济南“一廊二区一城”、青岛“三廊”核心区布局,统筹实验室、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领军企业等人才平台载体布局建设,打造全球开放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布局淄博、烟台、潍坊、威海等4市作为首批人才集聚节点,与济青联合打造人才高质量发展轴带。开展人才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试点,分别在16市选取1个有条件的县(市、区),因地制宜探索县域人才集聚、产才融合的新路径新机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