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唐河,冯氏三兄妹开枝竞芬芳
2024年11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冯友兰
  冯景兰
  冯沅君
     走进河南南阳唐河城,一股浓浓的书香气扑鼻而来。这是冯氏三兄妹——冯友兰、冯景兰、冯沅君(恭兰)的家乡,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城,县城里随处可见的冯氏元素——贞元路、友兰湿地公园、冯友兰纪念馆,无不在告诉人们,唐河哺育了自己的优秀儿女,三兄妹不辜负故乡厚土眷爱,从这里走出去,开枝散叶芬芳天下。大哥友兰成为一代哲学宗师,二哥景兰荣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小妹沅君成为第一位北大女研究生、第一位女性一级教授、第一位大学女副校长。三兄妹,为唐河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许志杰

祁仪街,      三兄妹成长的摇篮
  从济南坐高铁到河南南阳,由此转乘普通客运火车抵达唐河县城,前后不过七八个小时。冯友兰在《三松堂自序》中说他当年从老家到河南省城开封考学,要先坐马车去驻马店,从那里坐火车还要三天三夜才能到达省城。
  从唐河站打车去往旅馆的途中,已经看到几条与冯氏相关的道路名称,禁不住有些急不可耐,放下行囊,跟着手机导航朝着自己心中的圣地快步向前。来唐河之前做了一点功课,知道南北横贯县城有一条河,叫唐河,唐河城由此而来。前些年,依县城西侧的唐河流域经改造扩建形成湿地公园,唐河人将其命名为“友兰湿地公园”。恰巧,旅馆与公园隔街相邻,顺河而下,就是“冯友兰纪念馆”。
  友兰乃冯氏三兄妹之长,兄长为上,尊长有序,纪念馆取冯友兰之名,理所当然;论学界影响,长兄亦然在先,虽其弟景兰、小妹沅君学有专长,同为翘楚,毕竟弟、妹在兄身后。
  纪念馆前,一尊冯友兰半身塑像立于广场正中,拾级前行,就是正门,院落三进三出,典型的北方传统四合院形制。漫步其中,与冯氏名流近距离接触,领悟人生态度,哲学与科学、文学之要领,灵魂微澜。有些小激动的是,在冯沅君展厅显要位置,摆放着一册《陆侃如和冯沅君》,那是我集十年资料之积累、沉淀,写出来的一本比较简要的陆、冯二位先生的传记,2006年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发行,第一版6000册,再加印至8000本,在学界产生一定影响。转眼快20年,书的封面已经变黄。历史在跨越了时间与地理变迁后,总会留下这样难以抹去的痕迹,给人更多的思想空间。
  冯氏老家并不在唐河县城,而是离县城不足30公里的祁仪,当地人称之为祁仪街,现在是祁仪镇政府所在地。唐河县城到祁仪街,一马平川,车程40多分钟。如同唐河县城一样,走进祁仪也被一股浓厚的“冯氏文化”所吸引。首先看到的是一尊高大的冯友兰全身塑像,矗立在进入祁仪的路边广场,这个广场被命名为“冯友兰文化园”。小镇整洁的道路标注着清晰的路名,同样皆是与“冯氏文化”有关的元素,清芝路、贞元路、故居路、哲圣路。来前已知,冯氏故居建有一座冯氏故居纪念馆,沿故居路前行,进入祁仪镇政府大院,右侧的一排平房大门上方赫然悬挂着“冯友兰故居纪念馆”的牌匾。经过门卫指点来到镇政府办公室,说明来由,很快就有两名工作人员热情相迎,一位叫朱良,另一位是办公室主任叶松川。他们介绍,镇政府这个大院就是当年冯家祖居地,当然只是冯家的一部分,据说冯家兴盛时期大半个祁仪街都是他家的房产。1949年之后,大哥冯友兰征得冯氏家族后人同意,并代表全体家人与政府签字,将冯氏家产全部赠送给政府,后来经过改造成为镇政府所在地。
  院里一株海棠树,是冯友兰和弟弟妹妹一起种下的,已过百年,花开时满园春色,芬芳妍丽,成为祁仪一景。这座“冯友兰故居纪念馆”建于10年前,陈列冯氏家族自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由山西高平迁居此地的发展过程,以及冯氏后人开疆拓土、耕读不辍、俊才辈出的历史。大部分资料来自冯家后人的捐赠,史料价值颇高。镇上还保留了冯家作为校董,与校长等共同筹划、筹资扩建的祁仪小学主楼“思维楼”,意为“礼、义、廉、耻”,1940年建成使用。以冯氏三兄妹母亲吴清芝名字命名的“清芝楼”建于1985年,全乡集资,冯友兰资助建设并题名,现在这所学校叫“祁仪镇友兰初级中学”。
  冯氏家族迁到祁仪,辈辈耕读,传家立业,兴旺发达。经过几代人艰辛努力,到祖父冯玉文掌家时,已置地1500多亩,祖父带着子辈孙辈一起生活,经常有二三十口人居家吃饭,是个殷实规矩的和谐大家庭。冯友兰曾这样回忆:“照这个大家庭的规矩,男孩子从七岁起上学,家里请一个先生,教这些孩子读书。女孩子七岁以后,也同男孩子一起上学,过了十岁就不上学了。在我上学的时候,学生有七八个人,都是我的堂兄弟和表兄弟。我们先读《三字经》,再读《论语》,接着读《孟子》,最后读《大学》和《中庸》。一本书必须从头读到尾,才算读完,叫做‘包本’。”“在我们家的私塾中倒读过一本新出的书,叫做《地球韵言》,这是一种讲地理的普及读物。地理在当时也算是一种‘新学’。我们家的那个私塾,也算是新旧兼备了。”
  父亲冯台异考中进士之后,在武昌得到一个固定的差事。清光绪三十年(1904)左右,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办了一些洋务和新政,其中兴新式教育,在武昌开了一所叫“方言学堂”的外语学校,学校的监督(相当于校长)由当时大名鼎鼎的梁鼎芬担任,冯台异被委任为会计庶务委员,类似后来的总务长,实际上主持学校的日常工作。父亲有了固定收入,冯氏三兄妹遂从老家祁仪迁往武昌居住。
  当时最大的问题是孩子们上学,考虑到人生地不熟、语言差别,决定由母亲专事在家督促兄妹三个读书之事。遇到母亲不认识的字、念不出的字,就记下来,等父亲晚上回来再教。一般学校里要学生做的事,父亲也要他们去做,当时武昌的学校,无论大学小学都要穿制服,父亲也叫母亲给孩子们做一套,还教他们唱张之洞作词的《学堂歌》。三年后父亲补缺署理崇阳县,做了县官,他们全家又从武昌搬到崇阳。
  这是兄妹三人第一次离开老家祁仪。屈指算来,时间已经过去了120年。大哥冯友兰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十月,离开老家时快十岁了,冯景兰比大哥小三岁,小妹冯沅君刚满四岁。在大哥冯友兰之前,本有大姐冯温兰和大哥冯新兰,但出生不久新兰不幸夭折,大姐冯温兰在他们一家迁到武昌之前已经嫁到唐河县张湾赵家。
  天有不测风云,只有42岁的父亲在崇阳突患重病去世,一家人不得不离开湖北重返祁仪老家。
共成长,      冯氏兄妹花香大江南北
  回到老家,父亲入土为安。为了孩子们的未来,母亲开始张罗大哥、二哥的上学事宜。父亲生前不止一次说到,无论做什么学问,都要先把中文底子打好。她主张还是先请个先生到家,教孩子们打好中文底子。母亲常对孩子们讲,父亲听一个名人说过,不希望子孙代代出翰林,只希望子孙代代有一个秀才。父亲认为这话很有道理,子孙代代出翰林是不可能的,代代出秀才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表示这一家的书香门第接下去了,可以称为“耕读传家”了。虽然后来科举制度被废止,但母亲认为,如果不上县立小学就可能失去与秀才相当的资格。恰好这年暑假县学招生,友兰、景兰还有大伯家的五哥一起应考,三人同时中榜,他们便到县城唐河上学,而且都顺利毕业。这给全家人很大的鼓舞,于是,母亲又让友兰到开封考中州公学,居然又是一炮而红。辛亥革命成功,冯友兰到武昌读中华大学,从武昌又考到上海中国公学读书,并于1915年暑假预科毕业,在上海考入北京大学。
  大哥勤奋学习,考入北大,带了个好头,二哥景兰也不甘落后,但他的兴趣在地质。1916年夏天,18岁的冯景兰考入北京大学地质门预科。两年后,景兰再发力,以优异成绩考取河南省官费留学名额,去美国留学。巧合的是第二年因河南籍留学生中有一个缺额,大哥友兰作为补缺获得留学资格,大哥成了“师弟”,传为美谈。  1921年,冯景兰在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获得矿山工程师学位之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学习矿床学、岩石学和地貌学。此时大哥冯友兰也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哲学博士学位。秋天到了,异国他乡,思乡由衷,念母亲挂家人,景兰画了一幅水墨画,题曰《秋满山皋图》。大哥看见了,想起前几天小妹沅君寄来的一篇文章《悲秋赋》,情涌心潮,赋诗一首,寄托对母亲和家乡亲人的记挂:秋意南山皋,吾弟妙挥毫。密林忽疏阔,飞鸟任逍遥。若非严萧瑟,何必肃清高。寄语同怀妹,悲秋勿太劳。
  回国后,大哥将这首诗写在景兰的画上,可惜后来被毁。
  1923年暑假,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的冯友兰和获得硕士学位的冯景兰同船回国,一起被省立中州大学(河南大学前身)聘为教授。此后,冯友兰不断转换南北,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先后在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留给后世最为珍贵的纪念是他代表西南联大全体师生撰写的离开昆明的纪念碑文:“……中兴业,继往烈。维三校,兄弟列,为一体,如胶结,同艰难,共欢悦。联合竟,使命彻,神京复,还燕碣。以此石,象坚节,纪嘉庆,告来者。”1949年之后冯友兰到北京大学哲学系执教,他的著作《中国哲学史》使其成为哲学史家,《贞元六书》使他成为著名哲学家。1990年11月26日,冯友兰在北京去世。哲学家说的最后一句关于哲学的话是:中国哲学将来一定会大放异彩。
  大哥离开河南,冯景兰亦步亦趋,也去了广州,从事专职地质调查,1929年任北洋大学教授,四年后任清华大学地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与大哥一起执教西南联合大学,兼任云南大学工学院院长。抗战结束,随清华大学复返北平,1952年院系调整至北京地质学院任教授。1957年荣聘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76年9月29日在北京逝世。
  从湖北返回老家之后,小妹沅君就不再到学堂读书了,但是两位哥哥先后考进北京大学令她非常羡慕。大哥放假回来,就教小妹读写文章,沅君天赋极高,一个假期跟大哥学的诗文,竟然全能背诵默写下来。这时候,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要招国文专修科,沅君在家人的鼓励下,跟着两个哥哥一同进京参考,一举中榜,成为唐河县第一位女大学生。1923年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成为中国第一位女研究生。1932年冯沅君与丈夫陆侃如远赴欧洲,入巴黎大学文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学成回国后任教燕京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大学,1946年起冯沅君执教山东大学,一直到1974年6月17日在济南逝世。她是1949年之后获评的大学女性一级教授,山东大学副校长,执教山大28年,桃李天下,学术扛鼎。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把病房当课堂,对着医护人员讲起了《中国文学史》……这是小妹沅君一生为师近半个世纪所上的最后一堂课,一堂没有下课铃声的人生大课。
  (本文作者为高级记者,媒体从业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