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到底在哪里“忧天”?
——从淳于左造戈看杞国到鲁迁徙地
2024年11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淳于左造戈 现藏新泰博物馆
     “杞人忧天”是一则由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的成语,比喻缺乏根据和不必要的忧虑。这个成语是含有明显贬义的,“杞人”成为庸人自扰的代名词。那么,“杞人”真的像故事中讲的那样没来由地整天担心天会塌下来吗?“杞人”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又是在哪里“忧天”的?

  □张漱耳

很古老很弱小
迫于压力迁都

  成语“杞人忧天”出自战国时期道家经典《列子》。说的是杞国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处于恐惧之中。后被智者开导天地自然的道理,才放下忧虑,过上正常的生活。成语蕴含哲理,提醒人们不必心生不必要的担忧,自寻烦恼。
  殊不知,“杞人忧天”事出有因。史料记载,鲁庄公七年(公元前687年),在鲁国东北方向发生过一场陨石撞击地球事件,导致地震造成地面塌陷。目击那场天降陨石的杞国人才对“天”有了忧虑。
  杞乃姒姓古国。凭这个姒字,感觉就够早,因为带着母权社会印记。杞国为刚取代夏的商朝开国君主成汤所封。《大戴礼·少问》载:“成汤卒受天命,不忍天下粒食之民刈戮,不得以疾死,故乃放夏桀,亡其佐,乃迁姒姓于杞”。
  杞国封地为河南雍丘(今杞县)。商代五百年间,杞人采取防御治国,与四邻和平相处。没有扩张,都城在杞县一直是弱小的存在。
  弱小到什么程度呢?
  春秋时期的教育大师孔子在《论语·八佾》里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一讲到杞国,也施以“不足”。他在《史记》里给杞国弄了篇《陈杞世家》,太过吝惜笔墨,通共就写了285个字,主记的是杞国世系。司马迁为这一行为打圆场:“杞微小,其事不足称述”。
  西周后期,王朝失控,诸侯争霸,大国上演弱肉强食的兼并之战。弱小必受欺凌。处在东宋、南陈、东北曹三国夹缝中的杞国面临地盘被占的威胁。文献记载是受到淮夷侵扰和宋国侵伐。为了避免被人拿下,不得已离开河南雍丘封地,朝东北方向的山东迁徙。
  杞国自河南来到山东有三迁。那么杞人站在何处看到的天灾?一把春秋淳于左造戈有助于揭开谜底。该戈援长18.2厘米,通高11.6厘米。援狭长,阑侧三穿,长胡,胡部铸有铭文4字:淳于左造。现为国家二级文物,它的出土可厘清杞国三迁始末。
首迁鲁东北
东西狭长地

  杞国离开河南,在山东哪里落脚?最早的文献《春秋·隐公四年》记:“莒人伐杞,取牟娄。”
牟娄是今诸城枳沟镇与吕标乡之间的一处古地名称,时位于莒、鲁两国边缘地带,一个“三不管”的地方。
  隐公四年,即公元前719年。从记载看,杞都与牟娄处在相连接的地盘。那么,这会是哪里呢?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他的《汉书·地理志》发表了考据成果:“雍丘故杞国也……先春秋时徙鲁东北,二十一世简公为楚所灭”。短短数语,却包含了杞国东迁的时间和地点:一个“先春秋时”,一个“鲁东北”。尽管不具体,但指出了大致的时段、方位。
  “先春秋时”,顾名思义,即春秋之初前的一段时间;“鲁东北”的“鲁”并非泛指鲁国疆土,而是指鲁国国都曲阜。“鲁东北”即曲阜东北,正冲旧石器遗址乌珠台和今新泰,那时还无新泰之名,乌珠台在今新泰县西南十公里。
  《汉书·地理志》“补注”也云:“(鲁)桓二年(前710年),杞侯来朝。七月伐杞,入之。杞于今莒州、曲阜相邻可知”。
  莒州与曲阜之间的地界可不就是新泰嘛。
  清道光至光绪年间,新泰出土了一批有杞国铭文的青铜器,计有鼎、簋、壶、匜、召等,共十件,引起吴式芬、刘心源、郭沬若、罗振玉考证。清代学人、日照书法家许瀚也据此得出结论:“新泰全境系何国地,初无明文,今杞彝器并出其间,知班所云‘鲁东北’者即新泰也”。
  也有人提出:以“小微”见称的杞国,如从新泰至诸城牟娄间,这是多大一块区域啊,还是小国吗?许瀚的说法是:“郕(宁阳东北)是杞国西境,牟娄是其东境,北邻岱畎,南望龟阳,间于齐、鲁、莒三国,南北狭而东西长,截长补短,远愈百里”。牟娄距新泰感觉上挺远,若按许瀚说的东西虽长、南北狭小,其实不过一巴掌大的小地方。
  所以,杞国第一次定都就在新泰,它对应了班固的记载,反映了杞国为适应环境变化而进行的顽强抗争。也就在这里经历了公元前687年的天降陨石。
仍处夹缝中
二迁齐缘陵

  杞国在新泰的日子显然并不好过。这里南有鲁、东有莒、北有齐,一个个比它强着呢,夹缝中的日子能好过吗?不但有莒伐牟娄的侵扰,甚至因为礼节不到,鲁国随时都想办它。
  好在当时的超级大国齐国首领齐桓公动了恻隐之心,出面调停了莒伐牟娄事件,莒、杞“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抿恩仇”。不幸的是摁下葫芦起来瓢,最大的威胁又来自淮夷。淮夷势大啊,想“病杞,谋王室”。
  齐桓公又召集鲁、宋、陈、卫、郑、许、曹国的国君开了个“小型联合国”会议,商讨联合抗淮,但讨论来讨论去,没有国愿意出兵。齐桓公失望之余,突然霸气侧漏,宣布:好了,就到我地盘边上,看他敢把你咋地!
  齐桓公将处在新泰、遭受淮夷威胁的杞国迁到了自己的辖地缘陵,并派车百乘,士卒千人守卫。缘陵即今昌乐东南营丘一带。
  迁到缘陵,让淮夷发动战争的计划落了空,但杞国也不是从此进入了“避风港”。读《春秋左传》,隔不几篇就发现,凡诸侯大国会盟、征战、朝贺,杞都必须到场。该出钱出钱,该出人出人。不打仗不派兵的时候,还得按时向周围大国请安朝觐。你不来,一次还行,两回不来,脸色就难看了。第三次不来,没的说,你是欠修理了。
  国王一生气,后果很严重。比如,在离开新泰来缘陵后,鲁国就乘虚而入,侵占了杞国近鲁的领地。鲁国这么干,不能出师无名,就是借口杞君礼数不够子。小国嘛,就得识时务。该请安请安,该进贡进贡,否则,没你好果子吃。
  正是多次类似的遭遇,逼得杞国成了一个忧患意识很强的国家。它也很想对强国说不,可前提是自己强大。这太难了,强国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怎么办呢?只能另谋良策。
与强国联姻
寻靠山庇护

  大家都知道汉朝与匈奴和亲的故事,其实和亲这一招杞国早就用过。在迁缘陵的78年中,为寻找“靠山”,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婚姻外交”。
  和亲联姻这一手也不能说不绝,关乎好几代呢。杞国取得了成效。此如离开缘陵,就是晋国公包办的。晋国远在山西啊,干吗管你山东的事儿,还充当搬家公司老板,但不管不行啊,因为是甥舅之国。原来,早在鲁成公十八年(前573),晋悼公掌权时,杞桓公遣特使前去祝贺,表达了将最美公主嫁晋悼公的美意。杞女嫁过去后肚子很争气,为晋悼公生下晋平公。不久晋、齐关系交恶,闹掰了。眼见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晋唯恐杞在缘陵困于绝地遭齐欺负。晋悼公夫人“枕头风”一吹,晋国便于公元前543年,号令十一国的诸侯为杞国修筑都城,把远在缘陵的杞国接回新泰。
  晋还“使司马女叔侯来治杞田”。治杞田就是要求鲁国退还杞迁缘陵后被他侵占的土地。文献记载,鲁开始没拿着当回事,归还不多。晋悼夫人很郁闷,为娘家事情不自禁地伤心落泪。晋悼公要了解原委啊,夫人添油加醋一说,晋悼公那火就拱上来了:咱好歹也是“五霸”之一,敢不给这个面子!
  公元前535年,晋国就不仅仅派大使替杞国要地了,而是浩浩荡荡挥师东进。定下的攻取目标是郕。郕在宁阳东北。这个地盘要回来,等于杞国在西南有了门户,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看到晋人玩真的了,鲁国怂了,赶紧服软:不需动手,归还他便是。
  晋国兵不血刃,拿下郕地。在晋庇护下,杞又在新城获得了偏安。
淳于引发歧义
三迁节外生枝

  至此,杞国从新泰去又回,经历了在山东的三次迁徙。不料,因为那座由晋号令十一国为杞筑建的新城,名字叫淳于,导致了后来众多杞国研究者误入歧途,把淳于视作缘陵之东的安丘东北部的淳于故城。
  这源于魏晋时期《春秋左传》的研究专家杜预,他对《春秋·隐公四年》作了一条注释出现了“杞国并于淳于”:“杞国本都陈留雍丘县。推寻事迹,桓六年,淳于公亡国,杞似并之,迁都淳于。僖十四年,又迁缘陵,襄二十九年,晋人城杞之淳于,杞又迁都淳于。”
  魏晋时期,淳于国诞生在安丘东北的州国遗址上。辞典上注释位于安丘东北21公里的黄旗堡镇杞城村。杞国回迁新泰时,安丘还没有淳于国。杜预“晋人城杞之淳于,杞又迁都淳于”,显然是指原淳于,即杞国在新泰筑起的新城。
  那么,杞国在哪里和淳于结缘呢?从昌乐缘陵一带能找到蛛丝马迹。现昌乐县北展乡有名称“淳于”的村落7处,分别是孟家淳于、杨家淳于、秦家淳于、丁家淳于、庞家淳于、尹家淳于、赵家淳于。这是淳于国公7个女儿,分别嫁给这7个姓氏的女婿组成的村落。这个方位,位于昌乐县城的东南、安丘市的西北。
  最早的淳于古国就在这里。已接触到太多的先例:古人在搬家时,往往连名字一块搬了去。如斟鄩,最早位于河南巩县,搬迁后搬到了山东潍坊。斟灌也是,本在洛阳,到了山东寿光。昌乐营丘,姜太公初封之地国都,迁临淄时,不也连名字一同搬过去了吗?连郦道元在内,只知临淄营丘,史学家为两个营丘争得不可开交。本来多简单一个事儿,弄得剪不断,理还乱。
  搬家也搬名之例不胜枚举。试想,杞国在缘陵时连女儿的家都以淳于命名了,筑起的新城不能凭空起名,要摆脱齐国吗,也不会使用缘陵。淳于不是亡了吗,用它才不会侵权,用缘陵齐国也不让啊。
  杞国如果从缘陵又搬到安丘淳于,起码有两个问题,不知作何解释。一是有悖迁出缘陵的本意。迁缘陵是因为晋齐交恶,要提早离开,摆脱齐的控制,免遭欺负,同时希冀离晋近些,以利庇护。如果是不往西反向东,岂不南辕北辙,不仅不能摆脱齐,距晋也远了。第二,安丘的淳于原本就是一座叫州国的城池,怎么还要举十一国之力再来筑城呢?
  可能因为一直被认定是杞国迁徙山东的故都之地,现潍坊不少人都在考证杞国。围绕杞国作文,早已是今人胜古人了。实际上,杞国自始至终就没有进入安丘,昌乐缘陵是它最东的界线。安丘淳于城原址上的杞城村,村名概因后人对杜预“杞并入淳于”产生错误理解所致,与古杞国没有半毛钱关系。
  杞国自公元前547年搬离缘陵后,直到前445年被楚惠王灭掉,又存活了98年。其间,经历了近十个杞伯(淳于公),所以新泰都城附近不断有淳于铭文的文物出土。2002年,新泰市区周家庄发现杞国贵族墓葬地。次年3月,通过发掘66座古墓,出土文物1600余。不仅有本文提到的“淳于左造戈”“淳于公之御戈”,还有“淳于云”“淳于杨”的铜印。出土文物作证,杞国最后的回迁地当是新泰地界的淳于城。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