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翠法院今年已受理民商案3688件
同比下降5.3%,因案施策加强针对性诉源治理见成效
2020年07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为进一步落实“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目标要求,环翠法院主动融入党委和政府领导的诉源治理机制建设,不断完善多元解纷模式,对不同纠纷类型采取针对性诉源治理措施,推动更多纠纷以非诉讼方式化解于诉前,2020年至今共受理民商事案件3688件,同比下降5.3%。
  通过深入以案释法
  引导化解群体聚集类纠纷
  结合辖区重点工作及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事件,对涉案群体众多且分布集中、案情相似的类型案件强化以案释法,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引导示范与警示教育作用。结合街区改造、土地管理等工作,组织召开“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会,就小菜园整治、村规民约效力等问题进行宣讲,促使村民进一步巩固规则共识,防范和减少纠纷产生。深入村居,对土地承包纠纷等具有较强示范性的案件进行巡回审判,引导类案当事人对裁判结果形成合理预期,为自行和解、诉前成功调解奠定基础。2020年以来,环翠法院受理的涉村居类纠纷明显减少,民商事案件调撤率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
  通过推动行业规范
  源头预防监管漏洞类纠纷
  立足诉调工作加强大数据分析,对重点行业潜在的矛盾风险进行梳理并提出改进建议,与行业监管部门协作,实现诉源前端治理和协同共治。2019年以来,环翠法院针对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矛盾深化、调解难度较大等问题,向卫计委提出有效参加鉴定听证会、规范病例修改与签字事项等6条司法建议;针对侵犯图片网络传播权纠纷频发、媒体运营方对侵权行为认识不足等问题,向文化和旅游局提出加强媒体运营版权保护教育培训、建立知产专业调解体系等3条司法建议;针对车损险理赔中车辆维修程序不规范、诉中鉴定耗时耗力等问题,向银保监分局提出加强车辆维修跟踪、严格司法鉴定标准等司法建议。以上建议均被采纳并在行业内推广,有效降低了纠纷成讼率。
  通过诉、警、调联动
  及时化解“微”“散”侵权类纠纷
  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主动参与建设多元、分层、递进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与区公安分局对接,形成“诉、警、调”一体的诉源治理格局。各派出所受理的涉及人身、财产损害赔偿的治安及轻微刑事案件,由驻派出所人民调解室先行调解;法院受理的适宜派出所调解的纠纷,可通过诉前调解分流或诉中委托调解方式,转至驻派出所人民调解室进行调解,广泛整合基层一线资源,使轻微、分散的侵权类纠纷得到快速处理,避免矛盾激化成讼。今年以来共在全区诉前分流各类纠纷3688件。
(孙艳旗)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