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法治精神,传递司法温度
——日照经开区法院工作掠影
2020年11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创新篇:
满眼生机转化钧,
天工人巧日争新

  “日照两级法院高度重视执行和解工作,经开区法院率先成立了全省首家执行和解中心,并首战告捷。希望以此总结深化改进,为全省提供好的经验做法。”省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成武就经开区法院执行工作作出批示。如期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这一目标,是人民法院对社会及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年初,经开区法院调研出台《深入优化营商环境10条措施》,在审执工作中,坚持保护当事人权益与维护营商环境“双提升”“双胜利”,该院紧抓“执前和解”试点契机,率先成立全省首家执行和解中心。在案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前,先组织当事人进行和解,督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或达成和解协议。对于被执行人是企业的,尽量采取司法限制登记、禁止权利变更等“活扣”“活封”措施,防止企业合法利益受损。截至目前,法院共受理“执前调”案件260余件,和解78件,涉案标的额达4070余万元,平均结案用时仅为13天,万宝、金天地集团等43家公司破产重整案、大通容器强制迁出等大案要案得以妥善办结,执行和解逐渐成为提升执行质效指标的重要支撑点。
  从预防角度出发,向执行成效看齐。为使执行工作更加人文,充满温度,经开区法院探索实施执行案件预处罚机制,率先开出全市第一张《预处罚通知书》,对被执行人作出拘留10日、罚款3万元的预处罚决定,对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当事人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同时,积极探索与新科技、新媒体融合,在一处涉案房屋的查封过程中,贴出全市第一张电子封条,当事人一旦破坏电子封条,封条会自动发出声光警告,执行干警的手机马上就会收到“破坏”封条的证据,极大震慑了极个别蔑视人民法院查封措施的被执行人,让电子封条成为老赖不敢越雷池一步规避查封的“利器、神器”,让法院执行更有力。
  案件能否执行到位,最关键的是要“查到人”“找到物”“封住财产”。经开区法院充分借力公安机关在查人、找物等方面的技术优势,联合区公安分局成立全省首家“打击拒执犯罪办公室”,依法及时对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案件开展侦查工作,提前介入约谈相关人员,督促被执行人履行法律义务。依托法院定期开展的集中执行专项行动,该办公室已依法对8名被执行人进行了约谈,其中有4人当即履行了总计28万余元的付款义务,1人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分期付款协议,另有3人主动来电申请执行和解。这一举措有力压缩了“老赖”的生存空间,增强了全社会对法院执行工作的认可度和参与度,营造出“人民法院生效判决必须履行”的良好司法生态。
为民篇: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保证诉讼参与人生命健康安全、减少人员聚集风险,经开区法院积极探索“云法院”办案模式,率先解锁网上质证开庭、电话微信调解和解等新技能,控辩双方无需实地到庭,只需输入庭审编码进入智慧庭审云平台,即可通过互联网完成庭审全过程,让案件在“云端”快速运转,实现了疫情期间法院办公办案的时刻“在线”,切实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确保审判执行工作稳妥有序开展。
  为拓宽多元解纷渠道,优化诉源治理格局,经开区法院坚持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工作重心向前延伸、向外延伸、向非诉延伸,尽可能把纠纷化解在诉前阶段、解决在萌芽状态。通过提前司法介入、强化审判引导等手段,大力加强诉前调解工作,凡适合调解的民商事案件,全部转入“分调裁”平台,充分发挥员额法官裁判定争的个案指引作用,指导并参与诉前调解过程,让人民群众不费时、不费力、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就能解决矛盾纠纷。截至目前,共受理“诉前调”案件1510件,调解成功330件,诉前调解撤诉率达到21.85%,超过1/5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同时,率先成立全市首家律师调解工作室,邀请本地优质律所选派12名业务精湛、品质优秀的律师进驻法院担任诉前调解员,确保每天至少有一名律师在岗值班,法院配备经验丰富的书记员做好相关辅助性事务。该工作室成立以来,已累计诉前调解结案190余件,律师在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专业优势、职业优势和实践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法院不断强化诉调对接机制作用,当事人通过诉前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并可依法申请司法确认或诉请出具司法调解书的,法院可依法出具具有法律拘束力的法律文书,使当事人的调解协议具备强制执行力。截至目前,在已调解成功的330件“诉前调”案件中,申请司法确认6件、诉请出具司法调解书216件,占比近70%。对于未能达成调解协议的案件,由于在诉前阶段已经完成了送达起诉状、确认当事人送达地址等程序,也极大减少了审判团队在后续案件审理过程中的重复劳动,节约了大量的诉讼时间。
  “本来这车没指望能找回来,都准备自认倒霉了,听到执行法官打来电话说车找到了,我别提有多开心了!”被害人小张激动地说。在一起“套路贷”涉恶案件中,小张的车辆被强行开走并藏匿,经开区法院执行立案后,办案人员在区公安分局的协助下,经多方查找最终将车辆寻回。为最大程度保障人民权益,真正实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经开区法院积极争取区工委支持,以联合打击为抓手,与全区党政机关、公检法及其他职能部门形成联动,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法院主办、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执行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已有14起案件在五部门配合下顺利执结,结案标的额超过200万元。通过加强相互间的数据与信息共享,合力执行成效初显。
实干篇: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年初,经开区法院提出打造“六个精品”、用两年时间完成“精致法院”建设的发展目标,持续发力建设“政治型、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廉洁型”五型法院;集思广益提炼“公廉、博识、尚法、笃行”院训和“奋发有为,实干兴院”开发区法院精神,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开发区法院整体工作进入全省基层法院第一方阵”具体目标,为全院干警注入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引。树牢“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理念,组织干警参观甲子山战役纪念馆,定期举行升国旗、入党宣誓仪式,干警政治意识、宗旨观念得到进一步树立。扎实开展四项教育专项整治活动,出台院领导接访、院长电话信箱、投诉举报电话“三项规程”,在全省率先开通干警手机、办公室座机“三个规定”提示彩铃,设立纪律作风“曝光台”,加强对会风会纪、上下班考勤等问题的查处力度。通过正向激励、反向警示,锻造出过硬的干警队伍。截至目前,全院干警上下班签到、开会提前10分钟到会、周末加班办案已成为工作常态。截至目前,全院员额法官中6人办案超220件,最高的办结276件。
  经开区法院确立“健康生活、快乐工作”理念,讲好法院故事、法官故事,开展“每月一星”评选活动、“法官的一天”宣传活动,通过《日照日报》、广播电视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他们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事迹。今年以来,在各媒体发表稿件125篇,编发原创微信159期。开展书记员技能比武活动,通过以赛代练、以赛促学的活动形式,营造出“比学赶超”的良好业务氛围。建设院内小花园、图书馆和健身活动点,举办“最美办公室”评选活动,定期开放室内文体活动室,利用早、中、晚休息时段播放工间音乐,调节干警身心健康,缓解工作压力。进行“舌尖上”的改革,提升饭菜质量,对食堂进行升级改造,为干警提供更加舒适、温馨的用餐环境。定期走访慰问退休老干部,看望生病困难干警及干警遗属,帮助解决工作生活难题。这些暖人心脾、凝聚人心的温情之举,激发了广大干警的内生动力。
  “为实现决胜四季度、打赢收官战目标任务,我院每周通报一次办案情况,干警都很辛苦,但也充满干劲。”经开区法院审管办主任孙伟力说道。为响应“审判执行制度落实年”号召,经开区法院先后制定完善《绩效考核办法》《院庭长审判管理和监督职责清单》等46项规章制度,先后下发办案人员业绩通报48期,班子成员工作周报25期,召开团队例会11次,开展案卷质量评查、错案责任评析5次,对超三个月未结案件调度7次,通过完善管理考核制度,加大通报督办力度,形成了对案件质效的持续加压。同时,按照人岗适配、内部挖潜原则,对班子成员分工和部门人员进行优化调整,细化23处岗位职责,进一步加大了责任落实力度。从近一年工作情况看,全院干警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团队组合默契顺畅,法官、法官助理及书记员工作热情充分调动,案件质效管控更加科学严谨,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把握新思维、实践新做法,打通从立案到执行“放、管、服”的每一层流程,才能让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才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司法获得感,才能持续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弘扬法治精神、传递司法温度,法院一直在路上。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许阳       

  1999年12月,经最高法院批准,经开区法院正式挂牌成立,设有综合办公室(司法警察大队)、政治部、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综合审判庭、执行局5个部门和北京路法庭、奎山法庭2处人民法庭。今年以来,日照经开区法院以建设“精致法院”为抓手,认真履职、担当作为,各项工作及审判执行主要指标稳中向好。截至11月23日,全院共新收各类案件3551件,审执结3382件,案件结案率89.2%,结收比95.2%,分别在全省排名第五、第二十三名,全市基层法院排名“双第一”;执行案件执结率89.68%,排名全市法院第一,执行到位金额3.4亿元,审判执行工作总体上打了一场“翻身仗”。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