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故道边“升”起古桑村落
2020年12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两年时间,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夏津前屯村像洗了个澡,不仅村貌焕然一新,而且还有了“古桑村落”的美誉,成为十里八村的明星村庄,连村民回娘家都特别自豪。曾几何时,前屯村守着上千年的古桑树林,却找不到发展路子。变化始于2018年9月,省派夏津县乡村振兴服务队到来之后,村民在服务队的带领下,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让前屯村重新发现了其独有的人文地理价值。
  2018年11月,作为省派夏津县乡村振兴服务队队员,来自山东省民政厅的潘红春和山东警察学院的孙晔被分到前屯村,经过前期的调研,她俩对村里的情况有所了解。
  “破!”这是当时的前屯村给服务队员的印象。村里道路都是土路,遇到雨雪天气泥泞不堪。面对这个村,队员们直皱眉头,这该咋办?当时,前屯村的省级贫困帽子虽然已被摘掉,但村里依然存在很大的发展困境,大而不强,集体收入少,没有产业项目,后劲不足。在这些难题下,村庄发展还面临着“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阻碍。
  是时候来一场“头脑风暴”了。为了让群众去掉思想上的束缚,服务队首先做了两件事,一是召开动员大会,二是走出去参观学习。
  2018年4月,六千亩的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落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山东省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目前世界上罕见的、古老完整的桑树群。可以说这是一片典型的人文森林。
  “这是多么优势的生态旅游资源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前屯村守的是金饭碗。所以当时就定下方向——搞乡村旅游。”省派夏津县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省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刘启超说。
  前屯村党支部书记褚运林回忆说,那时服务队挨家挨户通知,晚上把大家喊到一起开动员大会,向大家宣讲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这种景象十多年没有过了。”
  为了能让村民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服务队和夏津生态旅游区前屯村包片干部滕发强带领村民400多人次先后赴馆陶县“粮画小镇”、武强县“音乐小镇”等地参观学习,开阔眼界。
  说干就干,但是从哪里动手呢?服务队和设计团队河北乡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经过考察后,决定得先让村子美起来,改造从街道外立墙和杨家井周围开始。
  从2019年10月开始,前屯村进行了胡同和主街道的改造,建设了古桑文化馆、红色文化广场、文化景观长廊,铺设了七彩胡同、磨盘胡同等文化胡同。如今,借助古桑生态资源,这个昔日的省级贫困村正在逐步转变为村美民富的美丽乡村。
  近日,前屯村收到著名生态学家李文华院士的题字——“夏津县古桑农耕文化展示馆”。此外,前屯村还有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向仲怀院士的题字——“黄河故道古桑文化村落”。
  “这是对前屯村古桑生态资源的高度认可,为我们下一步发展乡村旅游坚定了信心。”省派夏津县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省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刘启超说。
  古桑林是“聚宝盆”,保护开发古桑林,既守住了生态命脉,也找回了文化根脉。
  前屯村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义学”曾在村民教育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潘红春说,重建杏坞书院是前屯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目前正在筹备中。将杏坞书院建成全村人的学习培训教育宣传活动中心,并免费为孩子们提供文化艺术教育课程,为全村人提供学习培训机会。

现在的杨家井周边环境优美。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