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的月亮
2021年09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李蔚红
  我的童年是在祖母的身边度过的,祖母用她苍老的身躯护着我,用她制作的食物养育着我,用民间的传说、朴实的伦理教育着我。
  我们家在一所校园里,祖母来到我们家时已经年老了,父母每天忙于学校里的工作,祖母照看、陪伴着我和弟妹三人,也为我们洗衣、做饭。
  在我的记忆里,祖母瘦削、慈祥,裹着小脚,总是穿一件藏青色的粗布大褂。她的所有财物就是一床缀着补丁的棉被,那是她结婚时的陪嫁。她每次回老家,都把被子包到一个红色的包袱里,挎着它上路,再挎着回来。
  我跟随祖母回老家,就替她背着包袱。从学校到老家有五六里地的路程,我和祖母都是沿着河岸丛生的槐树、柳树下走过。河水一年四季清悠悠地向前流着,祖母会蹲到河边,掬起河水,洗一洗自己的脸,也洗一洗我的脸。我们要走下河岸,再走过一片片的农田,农田里生长着各种作物,豌豆开着淡蓝色的小花,麦子散发着麦香,玉米地像望不到边缘的绿帐,一垄垄的地瓜地里,时常奔跑着灰褐色的田鼠、野兔。祖母会给我讲一些农作物的知识,讲不误农时的春种、秋收,讲村里那些勤劳的农人和好吃懒做的懒汉的故事,也讲村里人的生老病死与一些人生的观念、规矩。
  祖母没有上过学堂,但她是一个善于在生活中学习、领悟的人,她的记忆力也很好,记得听到过的所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她给我们讲《天仙配》《牛郎织女》,讲《小八义》《三国演义》《杨家将》……她缓缓的语气、悠远的目光,至今深刻在我的心里。 
  夏天的夜晚,我们坐在院子里,祖母就会仰望着月亮,给我们讲月亮的故事,讲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天狗吃月亮……我们在祖母的讲述里,仰望着月亮和浩瀚的星空,月亮在夜空中遥不可及,但它陪伴祖母度过清贫、艰难的岁月;它向我们洒着银辉,明亮、美好,引我们猜想和向往,那里面也许真有一座宫殿,有桂树的花香和树下的玉兔,有得道成仙的吴刚和嫦娥。
  月亮是祖母最喜欢的事物,是她的神灵和生活中的美好。她在孩子生病、祖父出门远行的时候,都向月亮祈祷平安。祖母说,深秋时,鸿雁南飞,她在满月的夜晚,向着北方叫祖父的名字,祖父就能听到。她看着月亮,也能听到祖父的回应。农村的人思念自己远在异乡的家人,都是在满月的夜晚,这样呼唤他们回家……
  祖母边讲,边摇着手中的蒲扇,为我们驱赶着蚊虫。她把爱和生活中的经历、传统、美好都一并传递给了我们,让我们一一记忆着,再一代代传递给后人。
  祖母勤劳节俭,一直过着清贫的日子。童年时,她早早地开始做家务、干农活,嫁给祖父后,也是维持着温饱,勉强度日。祖父四十岁时,只身去闯关东,想挣点钱,让家人过得好一些,祖母便带着孩子们,艰难地支撑着生活。她下地耕作,做繁重的家务,期待着祖父能挣回点钱来。十年后祖父归来,他们还是过着清贫的日子。
  清贫、艰难的生活中,祖母养成了勤俭持家的习惯,她经常去采一些树叶,挖一些野菜,捡回一些田地里遗落的麦穗、豆粒,以填补口粮不足的日子,并且告诫我们:“这些食物都是天地给予的,不能浪费它们。人要饱时不忘饥时,也要知礼节、荣辱,记得别人的好,知恩图报。”
  祖母近百岁了,岁月带走了她人生的年华。冬天来了,天气冷起来,但月亮依然明亮、美好。记得我们有一天吃晚饭时,月亮已经圆圆地升起来了,透过门窗的玻璃,照到了家里的饭桌前。祖母喝了一碗玉米粥以后,倒上水,把粥碗冲一下再喝下去。这是清贫生活中养成的一个习惯。我看着祖母碗中的水,清清亮亮的,有一个月亮映在里面。月亮一直陪伴着祖母的人生。
  春节前,我背上祖母那褪成了淡黄色的粗布包袱,陪她回老家去。我们走得很慢很慢,不时坐到地埂上休息一会儿。祖母捏着自己手背的皮肤说:“人老了,皮肤都打墙了,要被土地收回去了。”我说我的皮肤也打墙了,祖母便抚摸着我的手背,说:“你小孩子伢伢,人生长着呢,你要好好地活下去,看到你的儿女、孙辈、孙孙辈……”
  几天后,祖母在老家去世了。我们赶回老家,祖母安详地躺在土炕上,盖着她的被子,被子的四角缀上了铜钱。堂姐告诉我,祖母只是衰老了,她没有生病,也没有痛苦,昨天夜里,她只是让我吹灯,我吹灭了灯,她还让我吹……
  我抚摸着祖母劳作了一生的粗硬的手,想起了那曾经映在她水碗里的月亮。祖母是我心中的月亮,带给我那么多人生中明亮与美好的时光。此后每看到天上的月亮,我都会想到陪伴过我、哺育过我的祖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