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别拿妊高症不当回事
它会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危及母婴健康
2022年05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很多准妈妈说,从怀孕到生产是一个“升级打怪”的过程。这其中,妊娠期高血压是母婴健康的严重威胁之一。它不仅会影响孕妇的身体健康,还会危害胎儿的生长发育。
  日前,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六病区副主任孙谦做客《壹点问医·母亲节主题科普直播专场》,就妊娠期高血压防治的相关问题与大家进行分享。
  记者 秦聪聪            

妊娠期高血压
初产妇发病率为6%—17%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六病区副主任孙谦介绍,妊娠期高血压,顾名思义就是妊娠期血压升高,高到了标准值140/90mmHg以上,或是较基础血压升高了30mmHg。
  与孕前就有的高血压即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不同,妊娠期首次发生的高血压,是因为怀孕会使女性的内分泌和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从而导致小血管痉挛,造成血流阻力升高,血压也会随之升高。
  “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相对来说是非常高的,现在初产妇发病率为6%—17%,经产妇为2%—4%。”孙谦说,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与年龄、体重指数、营养不良、高盐高脂高热量饮食、孕前高血压、高血压家族史、子痫前期家族史、前次高血压、多胎妊娠、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辅助生殖技术等因素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单次血压升高不能确诊妊娠期高血压,多是由于准妈妈情绪紧张所致。如果首次测量发现血压≥140/90mmHg,需要间隔4小时,在平稳状态下复测同一手臂,如果还是≥140/90mmHg,即可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
  孙谦提醒,准妈妈要注意高血压风险因素的筛查,同时注意全孕期血压监测。每次孕检都要测量血压,在家也要定期进行监测,血压正常值是140/90mmHg以下,但最好在130/80mmHg以下。对于短暂性或一过性高血压,也需要进行动态监测、评估及管理。
妊高症起病隐匿
会使胎儿生长受限

  孙谦介绍,妊娠期高血压多在妊娠晚期出现,有70%以上出现于孕32周之后。但是,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比较隐匿,不易被早期发现和早期识别,发现时往往已发展为重症。
  “临床中,妊娠期高血压的首发症状,往往是胎儿生长受限。”孙谦说,血液流通遍布人体组织和器官,妊娠期血压升高,会增加准妈妈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可能带来多脏器功能损伤,包括肾脏、肝脏、心脏、脑、消化器官等。对于胎儿来说,可能会导致生长受限、缺氧、早产、胎盘早剥、胎心消失等。
  若妊娠期血压控制不好,病情逐步进展,可能会发展为子痫前期或子痫。患者可能会出现短时间视物模糊、头疼头晕、体重短时间急剧增加、尿量减少、水肿明显等临床表现。
  “子痫前期及子痫,是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孙谦说,临床中,多数准妈妈对于高血压认识不多,在一些基层医疗机构,由于孕妇保健意识不强、产检不规范等原因,医生不能及时发现高血压疾病进展,妊娠期高血压的准妈妈容易发展成危重症。而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目的,主要就是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降低母儿围产期并发症。
  孙谦提醒,如果孕期出现持续性头疼头晕、视觉改变、呼吸急促、胸闷心慌、右上腹或上腹正中疼痛、胎动减少、阴道出血、胎膜破裂、子宫收缩等情况,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除了规范用药
非药物治疗也不可缺

  “如果发现妊娠期高血压,要在医师指导下用药,一般不要自行用药。”孙谦说,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手段也不一样。轻度妊娠期高血压可在门诊或住院监测、治疗;非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应评估后决定是否住院治疗;重度妊娠期高血压、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孕妇,均应及时住院监测和治疗。
  与此同时,非药物治疗必不可少。患者要注意情绪放松、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但不建议绝对卧床,要保证一定的运动量。
  “病情轻重和分类不同,处理方式和妊娠结局也就不同。”孙谦介绍,妊娠期高血压、病情未达重度的子痫前期准妈妈,可以坚持到妊娠37周终止妊娠,经个体化评估后,母婴状态平稳、无产科剖宫产指征的孕妇,可以考虑自然分娩。但是,如果存在威胁母儿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即便没有足月,也要考虑终止妊娠。
  “我们会根据准妈妈的病情进行分析和个体化评估。”孙谦介绍,预防妊娠期高血压,要注意有计划地妊娠,有效减重,做到低盐低脂饮食,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
  孕妇风险因素是妊娠早期排查和筛选高危群体的重要临床指标。对于低钙摄入人群,需要补充钙剂,以预防子痫前期。对存在子痫前期高危因素者,可以在妊娠早中期(妊娠12—16周)开始,每天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