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砥砺奋进 七中实现蜕变
记者 孔媛媛 通讯员 田位旭 王莉
十年润耕,华彩七中。济宁市第七中学于2013年成立,从起初的筚路蓝缕、励精图治,到现在的一体两翼、五育并举,彰显了“全环境育人”的特色,学校口碑日益攀升。十年栉风沐雨流岚岁月,十年立德树人春华秋实,徐徐展开济宁市第七中学的发展画卷,写满了全校师生齐心协力、砥砺奋进的故事。
打造暖心工程 解决后顾之忧
打开那些被折叠的时光,总有一种精神鼓舞前行,总有一群身影催人奋进。2013年,为满足城区学子对优质初中教育的期冀,在任城区委区政府高瞻远瞩的战略规划下,济宁市第七中学应运而生。十年筚路蓝缕,十载励精图治,学校始终朝着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的办学方向阔步前行,成为济宁教育的又一张靓丽名片。
走在如今的济宁七中,教学楼、办公楼等建筑布局合理,错落有致,现代化的塑胶跑道、科技馆、心灵空间站、红十字博爱站等教学设施功能齐全。校园里,种类丰富的果树、造型各异的石景,为校园增添了许多趣意;校园文化建设处处彰显着文化底色,润泽学生心田。
“建校之初,全校只有28名教师,6个班级。”济宁市第七中学办公室副主任田位旭作为学校首批教师见证了学校的发展。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济宁七中实现了蜕变,学校现有1575名学生、教职工129人、33个班级;去年中考学业成绩稳居城区第一阵营,中考录取率跻身全区前三名。
近几年,济宁七中先后获得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国家级应急救助教育试点校、山东省家庭教育实验基地、济宁市教育系统群众满意先进学校、济宁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2023年新春伊始,济宁七中就喜获三个任城区初中唯一:唯一的“山东省创新素养培育实验学校”、唯一的省级创新素养课题《基于STEAM理念的项目式学习提高初中生创新素养的实践研究》、唯一的“济宁市平安校园示范校”。
中小学生午间接送难和就餐难问题,一直是困扰着学生家长的一个社会难题。为了解决家长无法接送、看管孩子的后顾之忧,济宁七中开通了4条助学公交路线,为近200名学生保驾护航;为了让学生吃得好、睡得香,学校改建了学生餐厅和宿舍,每天同时向近700名师生提供午餐、午休服务。
每天下午6:30,在济宁七中门前,人们都会看到学生在教师、安全员的引导下有序上车、落座。“每天早上6:30发车,下午6:30从学校发车,差不多20分钟就到学校了,学生到校后家长还能即时收到信息,既安全又方便,这样一来,也不用每天接送了。”家住太白湖新区京杭佳苑A区的汪女士开心地说。
“馒头、炒面、丸子汤……这是今天的营养餐,这样一份午餐只需13元。”济宁市第七中学初一四班学生孙北辰向记者介绍,“每天的菜都很好吃,还不重样,营养也很丰富。”
孙北辰家住东南华城小区,距离济宁市第七中学骑行需要15分钟。孙北辰母亲告诉记者,因为是双职工家庭,此前孩子放学买饭回家吃。“孩子在校吃配餐后,不仅吃得可口,还吃得健康又可心。”
“配餐服务过程中,学校实行午餐陪餐制,校领导、任课教师、家长委员会成员等三方会定期和孩子一起用餐,看孩子们是否能吃饱、吃好,并提醒孩子们不要浪费。”刘辉说,此外,学校还定期召开家委会,听取家长对于配餐的意见,反馈给配餐企业,对配餐及时调整。
“为了解决学生午休问题,学校改建了弘理楼2至5楼作为午休宿舍,修葺完毕后即可投入使用,同时为餐后不愿午睡的同学提供朗读亭、书吧、影吧等养心养性的去处;为了保障学生的运动安全,修建了操场塑胶跑道和硅PU篮球场、器械场;并且通过积极争取,车间厂房原址正在改建游泳池,学会游泳将是我校的特色课程。”刘辉介绍,为了解决家长辅导困难的问题,每天下午三节课后学校启动了延时服务工作,通过30多门文化辅导、艺体集训、科技拓展等三类课程提升学生兴趣和素养。
开展多样活动 教学提质增效
“体育超市”跳绳活动。
创新素养培育 构建科研特色体系
加强教师梯队建设 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一所学校的发展,不仅需要时间的沉淀、岁月的洗礼,还需要爱岗敬业教师们的耕耘与付出。他们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也是学校发展的建设者和见证者。济宁七中在教师队伍方面,老、中、青结构合理,经过十年的培养,打造出一批朝气蓬勃、教学经验丰富、素有教育情怀的教师队伍。
学校领导班子是一个团结务实、具有责任心、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班子。济宁七中成立了以校长刘辉任组长,褚复航、崔志强为副组长,领导分管年级的教学领导小组。通过分管领导包班深入班级,观课议课;着手课前预习、学法指导、以学定教、堂清日结、精选精讲精练,打造高效课堂;了解班情学情生情,及时沟通调控师生状态;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解决问题,推广经验。
“人才是一个梯队建设,一旦青黄不接就会出现问题。所以千万不能低估团队的力量。教育是一场接力赛,需要一棒接一棒地传递教学理念和方式。如果说只有老教师没有新教师,那也是不行的,老中青结合是最理想的状态。”济宁市第七中学教务处副主任严红说。
“为助力青年教师发展,学校举办了一系列的教科研活动,像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同课异构活动等等。”严红说,除此之外,学校还开展“青蓝工程”,通过“师徒结对、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方式,充分发挥学校名师作用,有效助推青年教师成长,同时,学校还组织开展了“名师请进来”“青年教师走出去”等活动。
校领导陪学生吃午餐。
教·学·评一体化智慧课堂。
自建校以来,济宁七中依法办学,以德立校,内涵发展,关注师生共同成长,建设“七彩校园”的办学目标,全力增强学校主阵地功能、增强教育教学质量,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们“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学校构建了《弘·启》校本课程体系,将生命教育纳入必修课程。”济宁市第七中学德育副主任王莉介绍,学校精心设计了生命教育“音频课”“视频微课”“生命教育第一课”等多媒体课程资源;修缮了塑胶跑道和硅PU篮球场、器械场,以保障学生的运动安全;改建了游泳池普及游泳自救技能;开放了科技馆,让学生体验科技的魅力和神奇;组建了辩论队、话剧社、数学帮、广播站、电视台、合唱团、体育梦之队等社团,深入开展素质提升活动,探寻多元成长之路,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根据各学科特点,统筹重组,创造性地建构更加适切的传统文化内容,通过“寻根留声诵读”“优秀家风、家教、家训评选”“亲子共读”“书香家庭”等活动,让学生在读中亲身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写中潜移默化铸魂。通过“行走的课堂”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组织学生参加“弘·启”综合实践研学活动;通过寻找“济宁记忆”的研学之旅,走进三孔、尼山、博物馆、岁耕园、太白楼、各处名桥等济宁名胜,“‘桥’见济宁,图说运河”“研学探‘蜜’,感悟生态”,让他们更加直观形象地接触和体验济宁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基于提升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课堂应该是自主学习的课堂、高效探究的课堂、深度思考的课堂。”济宁市第七中学校长刘辉说,如何让学习真正发生,关键看备课。教学的本质不是传授,而是激励、唤醒和鼓舞。抓关键人物、抓主要矛盾、抓多种预案是学校针对“备学情、备教材、备教法”提出的明确规定,要求优化起承转合、快速进入状态、避免无谓时耗,确保提质增效。
学校在作业管理上遵循“压总量、控时间、调结构、提质量”的总体要求,对于必须达标的作业,采取了在课堂上完成重点内容,在课后辅导服务时完成难点内容,设计个性化、菜单式分层作业供学生分类选做,设计非传统作业等做法。“学校运用AI作业系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精准分析学情、个性化布置作业等方面的作用。”刘辉坦言,通过对学生作业数据的收集,动态生成学生学情画像,准确定位学生和班级的知识薄弱点,以便为学生精准推送作业,实施个性化的精准教学,大大提高作业的针对性、有效性。
济宁七中立足学校实际,扎实开展课程建设、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成果转化工作,初步形成了“以研兴教,以教促研,教研融合,研教相长”教育科研特色体系。
在济宁七中的节气农场里,番茄、生菜、马铃薯等一株株幼苗正茁壮成长,这正是济宁七中围绕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开设的节气农场项目式课程。“学校开设的节气农场,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学生进行生物、历史、地理、文学等跨学科实践学习的基地,跟随节气变化,春种秋收。”济宁市第七中学信息科研中心副主任周灿介绍。
“这种融合德育、劳动教育和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不同于传统的问题式学习,它是以学生为主导,关注那些引导学生接触学科中心概念和原理的问题,让学生参与建设性的调查,与教室外的生活建立联系,表达对真实世界的关注,培养真实世界技能,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激发,提升创新素养。”周灿坦言,在项目式学习实践过程中,学生在学校、家庭不同层面都能进行真正的实践性学习,将课堂知识融入生活、应用社会。通过转变评价观念,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重视学生各方面综合素养特别是创新素养的培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济宁七中精准教研,促进课堂的研究。“学校定期组织召开教育科研工作会议,针对课题立项、开题、研究、结题全过程实现全方位、全覆盖指导。”周灿说,学校还加强完善常规校本教研,以教促研,优化校本教研长效机制,推进校本教研常态化;并将教育科研与校本教研相融合,在校本教研中开展教育科研,用科研理念指导教学研究,驱动科研体系创新化,走“教研活动科研化,科研工作校本化”的教科研一体化发展之路。
构建全环境育人体系 形成家校合育机制
学校组织开展教师专业发展提高班活动。
为提高学校效能促进学生成长,济宁七中构建家·校·社·网·心·全环境协同育人新机制,开发全环境育人网络平台,建立“基于学校的协同育人模式”“基于家庭的协同育人模式”“基于社区的协同育人模式”,形成了完善的家校合育机制。
“进入全环境育人平台,班级管理、教育管理、教学管理……一系列功能都有,教师可以更加精准、快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家长也可以通过小程序或者公众号直观地看到学生在校的情况。”王莉介绍,通过“学校—基地”互动模式、“学校—家庭”互动模式、“学校—社会”互动模式、“学校—家庭—社会—基地”四方联动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师教学效率,还充分挖掘了家庭、社区、社会的优质课程资源,将资源课程化后纳入学校育人体系,形成以学校课程为依托、以学校为组织主体的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体系是全面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也是将优质教育资源纳入学生成长过程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一班一主题’‘家长手册’‘专题讲座’‘十个一活动’‘家长沙龙’‘三级家委会’‘家长开放日’‘社团活动’‘研学体验’等,形成以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为抓手的家校社三方深度参与的常态实施机制,从而促进协同育人主体的充分互动以及具体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实施。”王莉说,家长看到了学校的努力,学生的变化,自己的提升,满意度不言自生。
除此之外,学校还通过创建“心灵绿洲社团”,开发生命教育课程资源,开展团体心理、沙盘、欧卡牌游戏、能力训练、冥想催眠、心理电影赏析等活动进行全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健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引导学生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体验心理调适的基本技巧、训练有效的沟通交流方法,努力做到全面预防、及时预警。
“利用全环境育人,将家校协同育人的好的实践经验做法推而广之到初中群体,帮助家长提高了家庭教育水平,树立起科学的教育理念;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认识和家教指导能力;改善学校与家长、教师与家长、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注重家校合育关注青春期孩子的成长,帮助学校从点到面推进全环境视角下的家校合育项目建设。”济宁市第七中学德育处主任赵鹏说。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济宁七中一直坚守“成全·人、成·全人、全·成人”的办学理念,秉承“智圆行方,尚善致美”的校训,载着沉甸甸的荣耀和使命,阔步迈向新征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