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连宁燕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老年髋部骨折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还带来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如何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后疗效和生存率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在过去10多年中,学者们对影响髋部骨折诊疗的流程和管理模式不断进行改进和提升,认为通过缩短术前等待时间可以减少术后肺炎、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术后病死率等不良结果。因此,为了让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尽早手术,威海市立医院设立老年髋部骨折救治绿色通道和多学科协助组。
多学科协作
构建老年髋部骨折“绿色通道”
去年夏天,97岁的张奶奶在家意外摔伤,家人将其送到市立医院就诊被确诊为“左侧股骨颈骨折”。
为了最大程度减轻张奶奶痛苦,骨科团队决定为了张奶奶能重新站起来“拼一拼”。针对老人的基础病,创伤骨科与关节骨科共同制定手术方案,同时组织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等多学科团队对张奶奶的病情进行会诊评估,制定最优化的治疗方案,确保术前将张奶奶的身情况调整到最好的状态。
最终经过40分钟的手术,顺利为老人完成左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第二天回到病房,张奶奶的脸上就恢复了笑容,一周后就办理了出院,术后恢复良好。
能够为高龄老人进行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是体现骨科团队协作能力强、手术水平高的重要指标。针对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威海市立医院骨科团队依托多学科团队协作体系(MDT),关节骨科聚焦疾病谱变化,在持续提升自身业务技术水平的同时,充分发挥三甲综合医院优质学科集中的MDT综合优势,尤其在高、危、疑难重症患者的治疗上,通过多学科会诊迅速形成科学、有效、精准、安全的最优方案,提高救治水平,为老年人托起“幸福晚年”。
设立老年髋部骨折救治绿色通道
和多学科协助组
髋部骨折作为老年人的常见创伤,通常发生在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群中,跌倒是其最主要的原因。髋部骨折对老年人的健康影响巨大,因其致残率和死亡率高而被冠以“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约有35%的髋部骨折幸存者无法恢复独立行走,25%的患者需长期家庭护理,骨折后6个月死亡率10-20%,1年死亡率高达20-30%,且医疗费用昂贵。
而老年患者的身体特殊性决定了其合并各种内科疾病的概率相对较高,骨折后再发生各种内科疾病或已有内科疾病加重的可能性也增高。因此,其对治疗、特别是手术治疗的耐受能力相对来说也不容乐观。但是,如果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长期卧床,其发生各种并发症的风险会明显增加、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老年髋部骨折如果决定手术,通常在伤后24~48小时内进行。
日前,在市立医院临港院区,威海市立医院骨科学科带头人彭磊向记者介绍了关于建立老年髋部骨折救治绿色通道和多学科协助组的情况。彭磊介绍,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应尽早进行,在患者入院48小时内手术治疗效果更好,可以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而延迟手术会增加患者死亡率。因此,只要患者的身体状况许可,应尽快手术。因内科疾病而推迟手术的患者死亡率最高,而这些患者可能会由于尽早手术得到最大的获益。
为让更多老年患者得到及时、规范的诊疗,威海市立医院成立以骨科主任为组长,麻醉科主任及ICU主任为副组长,心内科、呼吸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临床营养科、输血科、康复科、感染科、消化内科、肾病科、心理门诊科主任或副主任为成员,检验科及影像科协助,骨科全体医师参与的髋部骨折救治绿色通道小组(髋部骨折多学科协助组)。
急诊外科接诊髋部骨折患者后,通知骨科值班医师会诊。骨科值班医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将患者纳入绿色通道,急诊外科办理入院,通知相关科室,入院后2小时内完成必要的术前相关检查,包括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双下肢血管彩超等。同时对手术决策和术后护理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划。
建立老年髋部骨折救治绿色通道和多学科协助组以来,威海市立医院骨科医疗团队已连续完成多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术后老人恢复迅速,功能恢复良好。彭磊表示,设立老年髋部骨折救治绿色通道和多学科协助组,可极大地缩短患者术前等待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等,在造福广大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同时,使威海市立医院老年髋部骨折的救治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