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霸座,别拿“个人道德”推卸管理责任
2023年07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评论员 沙元森
  毋庸置疑,霸座的旅客确实有“个人道德问题”,但是铁路部门如果不把这个事当作自己的事,作为负有运营管理责任的企业,对消费者也是道德有亏。

  7月26日,据媒体报道,江苏盐城有女子发视频称,两个女生坐高铁被两名老人霸座,对方态度极其恶劣。视频显示,霸座老人让女生到别的地方坐,并放话称“就不让能怎么样”。其他乘客跟他们讲道理也被无视,最终被霸座的女孩被带去餐车休息了。
  事后,12306客服回应媒体采访称,此事属于个人道德问题,无法评判,只能做引导,每趟列车基本会配备乘警,如遇此问题可及时寻求列车长的帮助。
  这个回应,好像给出了解决的方案,而事实证明按照这个方案也是没法办。因为,最后被带到餐车的是有票而不能入座的旅客,霸座的旅客没有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任何代价。
  出行被霸座已经够让人生气了,又被铁路部门如此“和稀泥”,这事搁谁都挺郁闷。
  这些年,霸座已经不是新闻,每次发生都会得到众口一词的谴责,但是霸座依然是屡禁不止。细究起来,很多霸座者都有着相似的心理,那就是“我坐了又能怎样”,总之事不大。就像这起霸座事件中的老人所言,“我没有抢又没有偷”,他估摸着自己应该不会因此被追究法律责任,这让他有恃无恐。其实,霸座是明显的违法行为,霸座旅客不仅违反和铁路公司之间有关车票应“对号入座”的合同约定,也侵犯了被霸座旅客对座位的使用权。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于扰乱航空器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所以,打击霸座行为,绝对有法可依。
  令人遗憾的是,铁路部门对霸座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个人道德问题”层面,没有切实承担起运营管理的责任,面对损害旅客权益的霸座行为,不但没有及时拿起法律武器,反而把被霸座的旅客带到了其他车厢。这种“调解”在客观上纵容了霸座行为,也让被霸座的旅客第一时间失去了应有的“外力救济”。
  当然,并非所有的霸座行为都被“温柔以待”,也曾有激起舆论愤慨的霸座旅客遭遇了法律的“重拳”。2018年轰动一时的“霸座哥”孙某,就曾被处治安罚款200元,之后又被铁路部门列入黑名单。
  按照当时的处理力度,霸座行为应该会像“入刑”之后的酒驾一样得到有效整治。而事实并非如此,霸座虽然有风险,但是没有真正成为不能碰触的红线。一些旅客想着能多占一会就多占一会,根本不把霸座当回事。
  对霸座零容忍,意味着铁路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和成本,这也许是铁路部门对霸座更乐意调解而不是打击的重要考量。只有闹大的霸座才会被处理一下,霸座自然是屡禁不止,因为几乎每个霸座的旅客都觉得这是“小事一桩”。
  毋庸置疑,霸座的旅客确实有“个人道德问题”,但是铁路部门如果不把这个事当作自己的事,作为负有运营管理责任的企业,对消费者也是道德有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