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正以“比古代快百倍”的速度走向消亡?
敦煌旅游热背后的不可承受之重
2023年08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暑期来临,敦煌旅游热让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游人爆棚,很多人装扮起“敦煌飞天”“西域波斯女”等造型,让鸣沙山变成了“飞天”的海洋。同时,当地文旅部门提醒:莫高窟每日待客量已达承载上限。旅游业火爆,对当地政府和民众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但对莫高窟来说,旅游热带来的是什么?那么多游客拥入洞窟,会不会对壁画产生影响?如何做到既保护文物又让游客满意?

游客扎堆拥入,对莫高窟意味着什么
  “世间有几处地方,有生之年总应该一到,敦煌便是其一”。在很多人心目中,敦煌是当之无愧的历史文化圣地。随着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逐渐增强,这座跨越了1600多年,容纳了735个洞窟、2000多尊彩塑、45000平方米壁画的艺术宝库,越来越吸引世界的目光。
  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二十五公里的鸣沙山东麓,从公元四世纪至十四世纪,这里连续开窟造像,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石窟群。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一组数字,或许能反映出敦煌的热度:1979年,莫高窟的接待量只有1万人次;1984年,陡增到10万人次;2006年,近55万人次;2016年,135万人次;到了今年,热度更是飙升,敦煌文旅部门发布消息称,截至7月14日,敦煌各大景区接待游客达274.6万人,较2019年同期暴增41%!
  在鸣沙山月牙泉,最受游客喜爱的是骑骆驼漫步沙海,人气最旺时段,甚至还会出现“堵骆驼”“骆驼累趴”等情况。
  敦煌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提醒,莫高窟严格执行“限量 预约 错峰”政策。当前正值旅游高峰期,莫高窟每日接待游客数量已达到承载上限。
  那么,莫高窟开放的洞窟内,一天最多能接待多少游客?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所长苏伯民解释,游客进入狭小的洞窟后,会呼出大量二氧化碳,身上散发的热量,也会引起洞窟内微环境——比如湿度、温度的变化,从而对脆弱的壁画构成威胁。
  经评估,莫高窟窟内面积在13平米以上、病害较轻且适宜开放的只有112个洞窟。这112个洞窟,在每平米最多容纳2人、单个洞窟参观时间为5分钟的情况下,窟内温度湿度的变化,对壁画的影响风险才能降到最低。
  专家由此得出结论:莫高窟单日游客最大承载量为6000人。但事实上,在夏天的旅游旺季,莫高窟每天的游客数量是20000人左右。为此,莫高窟采取了预约制,先让游客在数字展厅观看壁画细节,再进入洞窟参观,想办法减少对壁画环境产生的影响。
  如今,莫高窟所有洞窟都安装了实时监测设备,对于游客所引起的温湿度变化,莫高窟规定了上限:洞窟湿度不许超过62%,二氧化碳含量不能超过1500个ppm(百万分之一)。
沙尘如何一步步将珍贵的千年壁画掩埋
  “莫高窟下层一米以下壁画几乎全毁了。”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工作人员汪万福介绍,莫高窟地区大风和沙尘暴日数分别占全年的48%、47.5%。狂风漫卷飞沙,许多洞窟前室、外露壁画已被磨蚀。
  千年壁画,甚至经受不住飘落的粉尘重量。随游客参观打开的洞窟内,翻飞的粉尘伴着气流进入。如果用专业仪器观察,会发现其中83%是一些0.05~0.005毫米大小的棱角状、次棱角状的坚硬石英、长石。
  这些微小颗粒,既能对壁画、塑像进行打磨,又能侵入壁画和塑像颜料的空隙内。不断沉积的粉尘,会逐渐向外挤压壁画的颜料层或白粉层,使之脱落,这是莫高窟壁画残破不堪的自然原因之一。
  此外,烟火、光线等都会对壁画造成破坏。因此,尽管莫高窟拥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400多身,目前对游人开放的仅有二三十个洞窟。
  汪万福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窟区每年要清理的沙子能达到3000——4000立方。下层壁画长期受积沙侵袭,如今已多数消失。在现存有壁画、彩塑的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已有一半以上壁画和彩塑出现起甲、空鼓、变色、酥碱、脱落等病害,这些病害都与风沙有一定关系。武汉大学文物保护专家曾说,莫高窟的衰颓与毁坏速度惊人,正以“比古代快100倍的速度走向消亡”。
  敦煌研究院观测结果表明,这里年降尘量可达365.4吨/平方千米,积沙除了会磨损和破坏壁画和石窟雕塑,还会带来PM2.5污染。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杨小菊介绍,进入洞窟的粉尘,对壁画彩塑的破坏速度虽缓慢,但破坏性很强,尤其是PM10和PM2.5等。当游客参观敦煌石窟时,会明显扰动沙尘,从而造成气溶胶污染。
  在敦煌,即将消失的痛,不止莫高窟。月牙泉是敦煌另一张熠熠生辉的名片,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景震惊世界。遗憾的是,泉水面积从以前的20多亩,锐减到现在的8亩多,水深从以前的十多米降到现在的2米左右,不知月牙泉还能坚持多久?
  专家表示,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引水问题,“沙进人退”趋势得不到遏制,绿洲一旦失守,不仅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和月牙泉将不复存在,河西走廊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生态质量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莫高窟壁画“百年内将消失”是真的吗?
  敦煌莫高窟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留下的珍贵遗迹。伴随国内旅游市场不断壮大,敦煌如何守住这块世界文化的瑰宝?
  敦煌研究院原院长樊锦诗曾说,“去莫高窟参观,实际上是直接进到文物库房去参观”,目前石窟壁画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大量游客呼出的二氧化碳,会迅速潮解壁画中的盐碱而加速壁面的起甲及颜料粉化而剥落。这也是在旅游热潮中保护石窟壁画亟待解决的问题。
  守护敦煌壁画到底有多难?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介绍,敦煌壁画年老多病,颜料层会一片片翘起,逐渐变得酥软,风一吹就会掉落……酥碱壁画是石窟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被称为壁画“癌症”,一度让人束手无策。经过几年研究,专家终于找到了酥碱病害产生的元凶。
  原来,在壁画颜料层下面有一层绘制壁画的泥层,叫“地仗”。在地仗层中,含有大量可溶盐,可溶盐吸收湿气后就会潮解。当空气干燥时,它又会重新变成白色结晶小颗粒。结晶和潮解反复发生,就会造成壁画的酥碱现象。
  找到了病害元凶,下一步该怎么做?当然要把盐从壁画地仗层中脱离出来。经过大量实验,专家终于找到一种能把盐从壁画中脱离出来的方法,称之为“灌浆脱盐”技术,壁画“癌症”最终被根治。
  网上有人担心,说敦煌壁画“可能在50-100年内消失”,这是真的吗?苏伯民表示,自然环境中,很多因素都会对文物产生影响,现在的主要工作,是进一步做好监测和研究,进行预防性保护。经过70余年努力,如今莫高窟壁画已结束抢救性修复阶段,进入文物保护的科学研究阶段。
  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运用到了壁画保护中,如声发射技术、VR/AR技术、GPS/GIS/RS等信息技术。包括纳米材料、生物材料、石墨烯等新型材料,也开始在壁画修复中应用。数十年来,经过文物工作者的努力,一大批濒危的壁画得以抢救。
  苏伯民说:“多年来,通过照片记录和环境监测的方式,我们得出结论,莫高窟壁画的保存情况是比较稳定的,只要按照现有的管理措施和保护技术继续做下去,我想敦煌壁画的保存状况会越来越好”。

或许,数字化能救敦煌
  敦煌的发现史,既是消亡史,也是复兴史。1900年,道士王圆箓在清理洞窟时,偶然发现壁画中有回音,敲开后发现无数小房间,浩瀚的佛教世界展现在世人面前。但从此,敦煌也走向了它的消亡之路。
  为了对抗这种消亡,敦煌莫高窟在十几年前就开始“数字化”之路——用影像扫描保存敦煌壁画和雕塑。
  莫高窟的数字化,一方面是为了抢救珍贵的文物信息,使之得以永久真实地保存,为敦煌学研究提供准确详细的信息资料;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可以通过制作虚拟洞窟供游客欣赏参观,在缓解石窟开放压力的同时,也为壁画保护提供了技术保障。
  比如,在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敦煌研究院与腾讯联合打造的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正式上线。
  敦煌藏经洞是我国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洞窟内藏有公元4世纪到11世纪的经卷、文书、绢画等6万余件文物。由于历史原因,这些珍贵文物分别收藏于中、英、法、俄等国数十家收藏机构,大部分人无缘窥见其真貌。
  2022年6月,敦煌研究院和腾讯共同成立文化遗产数字创意技术联合实验室,“数字藏经洞”就是首批合作项目。“手机一秒,史上千年”,拿出手机,登录“云游敦煌”小程序后,用户即可进入高清还原的藏经洞中,近距离观赏洞窟里的壁画、彩塑和碑文等细节,仿佛身临其境……因此,敦煌艺术的数字化,也为我国考古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敦煌的美之所以震撼,是因为它留有遗憾,就像敦煌研究院前院长樊锦诗所说:“没有可以永久保存的东西,文物是不能永生的,莫高窟的最终结局就是不断地损毁。我们这些人毕生所做的一件事,就是与毁灭抗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