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莘县多“好品” 千品万俦你来定
“物华莘县·好品100”征集中,莘县有“好品”,我们听您讲……
2023年08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记者 谢晓丽 崔宇晴 陶春燕

  细长的河流横跨腹地,广袤的农田遍布平原,一代代俊秀人物努力耕耘,一个个红色故事广为传唱。燕塔之上极目远眺,激荡出一曲胜利的高歌;蔬果丛中来回穿梭,满载着一程远行的喜悦;舌尖味蕾不断跳跃,色香味里讲述垂涎的快乐。莘县,一座位于聊城的鲁西之城,14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许许多多的“宝藏”,正在发光发热。
  莘县是红色的。这里,有着光荣的红色革命斗争历史,是鲁西一带党开展活动较早的革命老区,是名扬冀鲁豫边区的“平原小延安”,是名副其实的“山东红色文化大县”,宋任穷、杨得志、杨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战斗生活,现存红色遗址众多。山东省委重建纪念馆、冀鲁豫(平原)分局旧址、马西林场度假区……历史赋予莘县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
  莘县是绿色的。这里,是中国蔬菜第一县,莘县“菜园子”直达北京“菜篮子”,在首都新发地打下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这里,被誉为“中国香瓜之乡”“中国双孢菇之乡”“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莘县蔬菜 健康生态”的口号不断叫响,规模化的大棚种植成为了一道特别的风景线,瓜甜赛蜜,菜品上佳,勤劳的莘县人民,给现代莘县赋予了新的涵义。
  莘县是棕色的。大地的色彩,低调中奢华尽显,经历了时光的沉淀,养育出足够的厚重感。“华夏第一相”伊尹躬耕此地,北宋名相王旦生于这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郑板桥曾在县域内任县令。战国时期庞涓、孙膑大战的马陵古道,水浒传中的野猪林、十字坡,唐代韩王墓碑石刻群、宋代燕塔、明代文庙等无数经历风雨的古遗址,至今熠熠生辉。......悠久的文化记忆,让莘县的未来前行步步生辉。
  莘县是橙色的。温暖的色调围绕在身旁,氤氲升腾起对生活无限的向往。这里,有满足味蕾的手作美食,康园肉饼、古城鸳鸯饼、朝城水饺......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伊尹宴、莘州宴……尝遍百味,才不负这风味人间。这里,孕育出一片希望的田野,广袤大地洒满幸福的阳光,莘州人民唱响了丰收的赞歌。
  莘县是蓝色的。冷静神秘的色彩,是智慧的象征,梦想蓝,是科技资源汇聚的热潮。这里,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姿态“双招双引”。四条高速穿境而过,济郑高铁过境设站,区位优势淋漓尽显,快车道“换挡提速”,足力启航。这里,动能转换聚势突破,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城市更新步伐提速,嘉华股份成功上市,“三区一城”强势崛起。莘县,即将实现从燕塔时代向高铁时代的跨越,未来无限,尽可展望。
  时光笔墨,绘出一座城市最为灵秀的骨骼脉络,人杰地灵,赋予伊尹故里许许多有关物华天宝的匠心之作。红绿棕橙蓝,各有“态度”的色彩彰显出城市不同的特色,挥毫落笔,五彩莘县山河明媚,民生欢乐。
  为持续提升莘县区域品牌形象,全力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样板,不断提升莘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中共莘县县委宣传部推出【物华莘县·好品100】系列短视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将走遍莘县,探访好品,遴选出一批特色鲜明,口碑良好,底蕴深厚的匠心好品,让莘县名产名品透过镜头走出莘县,走出山东,走向全国。
  【物华莘县·好品100】,“100”,不仅仅代表数量,更是品质与质量的体现。它是岁月的沉淀、是时代的创新;是一代代精耕细作的传承,也是不断创新的技艺;是过硬的质量,是可靠的品质;是精湛技艺的体现,是匠心质造的成果;它是莘县高质量发展的见证,也是勤奋莘县人民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
  对于宝藏好品,我们总在寻寻觅觅,但它或许就是您餐桌上常见的一道美食,生活里常去的一处遗迹,脑海中长存的一段记忆......即日起,莘县县委宣传部将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全网发起“物华莘县·好品100”征集活动,好产品、好技术、好地方、好文化、莘县有“好品”,我们听您讲……
  欢迎您将心目中的莘县好品推荐给我们,期待您把莘县好品的故事讲给我们听。【物华莘县·好品100】期待您的参与!
  投稿方式:
  邮箱:qlwblc@163.com
  电话:0635—8451234。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