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春娟
处暑通常在8月22、23或24日,这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照常理,处暑是和炎炎夏日道别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退隐的意思,处暑即为出暑。三伏已过,暑气渐消,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开始下降。处暑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处暑三候: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这一时节,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捕获的猎物一次吃不完,一一排列在面前,好像祭祀一般;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植物不再发新芽;禾谷成熟,开始收割,“登”即成熟,五谷丰登便是此意。
有一首歌谣:“秋天到,秋天到,地里庄稼长得好。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秋天到,秋天到,园里果子长得好。葡萄一串串,柿子挂树梢,黄澄澄的是梨,红彤彤的是枣。秋天到,秋天到,田里蔬菜长得好。冬瓜披白纱,茄子穿紫袍,白菜一片绿油油,又青又红是辣椒。”一幅调子欢快、色彩明媚的秋光图,多么浓郁的乡土和田园气息!
处暑三日无青谷。春谷子由青变黄,即将成熟。谷子去壳即为小米,因其粒小,直径一毫米左右,故名。新小米就要下来了,用来熬粥,黄、黏、香,浮着一层油,男女老少咸宜,极有亲和力。黄河流域是小米的故乡,有首陕北民歌:“山丹丹红来(哟)山丹丹艳,小米饭(那个)香来(哟)土窑洞(那个)暖。”诗人贺敬之的《回延安》里也有这样的句子:“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谷子在中国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说小米滋养了华夏文明,也不为过吧。
眼下正是葡萄自然成熟时,最能尝出酸酸甜甜的本味。当年汪曾祺先生下放张家口,干得最多的就是给葡萄喷波尔多液。四年时间,他成了葡萄专家,写下名篇《葡萄月令》。“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无论处境如何都不要绝望,活着要有些韧劲,皮实些。
处暑之前是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又名“乞巧节”“女儿节”。在古代,这个节日很受重视,有女孩的人家要供奉织女姐姐,以祈巧思。传统社会对女子心灵手巧的要求,似可从这个节日中窥出些端倪来。
小时候在老家,“七夕”算个大节,家家要做巧饼。鸡蛋、糖和面,用面模压出各种动植物样式的面饼,上锅慢火烙至两面焦黄。巧饼凝聚了一家主妇的勤劳和巧思,正是心灵手巧的体现。对小孩子来说,巧饼既当吃食,也可拿来炫耀,比谁家的模样俊俏。多少年后,我在千佛山山会上买过几个面模,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和女儿一起做巧饼。事实上,这么多年来也不过用了两三回,这些模子就像古董一样被我收在橱柜里。回想年幼时,日子虽不富裕,却安静闲适,有种古典的韵致。如今人们想方设法寻觅老味道,岂不知老味道的背后,是慢节奏的生活,是心灵的安闲。这些如今到哪里找寻呢?七夕凝聚了先人太多的想象和寄托,有着浓郁的文化色彩,如今却日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这也是令人无奈和惆怅的事。
七月十五中元节也多与处暑相近。在古人看来,阴阳相通,七月十五民间有放荷灯的习俗,为的是照亮先人回家的路。中元节曾经也是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民间按例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收成,“为五谷成熟,报其功也”(郑玄语)。节日和民俗活动都离不了时令和地域的大背景,是在顺其自然的前提下展开的。
秋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湿润润的,鸟鸣阵阵,草虫藏在草叶间,不知疲倦地叫,仿佛永远都不会停下来。太阳出来了,人影斜长。楼底下那丛红色的凤仙花兀自开着,一切都是那么静谧安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