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在公安局户籍信息中显示已经去世3年的居民,他的健康档案为何依旧在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定期更新?”近日,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日常监督时发现,该区居民亡故后仍在建档、更新的“问题档案”共有500多份。人去世了,户籍信息也注销了,却依然活在健康档案里,这确实有点惊悚。若非纪检机关细心比对核查,这500多份“幽灵档案”,不知道还要在卫健部门数据库里“活”多久。
2022年11月,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的《“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提出,到2025年,每个居民将拥有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这样的愿景让人神往。既然设定了“人人拥有健康档案”的预期目标,则工作推进肯定会纳入考核。人死档案不死,这些僵死的数据,无疑会继续为提高当地健康档案覆盖率做出贡献。这里边的“小心思”,不外乎如此。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作风懈怠。
只是,种种算计、懈怠之外,更有公共利益在。不要说其他诸如生活习惯、以往病史、诊治情况、家族病史、现病史、体检结果了,就连一个人的生死都搞不清,或者不想搞清,这样的健康档案如何取信于人、如何作为决策参考? 据红星新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