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刘续兵
丛书“献礼”,力促儒学重归主流
2023年12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光辉堂堂的子张
  文/宋立林 李文文

  颛孙师,姓颛孙,名师,字子张。成语“相貌堂堂”便来自于曾子对子张的形容,曰:“堂堂乎张也。”(《论语·子张》)“堂堂乎”,指仪表端正魁梧,风姿英俊,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帅哥一枚。《孔子家语》中也提到子张“为人有容貌资质”,孔子也说过“吾欲以容貌取人也,则于子张改之矣”(《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看来,子张的相貌堂堂在当年为人们所公认。
  子张好学深思。《论语》中记载了子张向孔子的多次发问,内容涉及多个方面。比如:“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輿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论语·卫灵公》)子张是孔子弟子中唯一一个“问行”的,这意味着他在理论之外注意到了道德实践的重要性,其意在得行于外。孔子教他“忠信”二字,子张“书诸绅”,把老师的教导牢记在绅带上,从而时刻提醒自己,其敬谨奉行、不敢失坠之意,可见恳切。朱熹评论说:“学要鞭辟近里,著已而已。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言忠信,行笃敬;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輿则见其倚于衡;只此是学。”朱熹对子张的好学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
  再如,《论语·颜渊》篇记载,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祇以异。’”崇德即为“仁”,能够辨惑即为“智”。子张问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孔子告诉他,以忠信作为一条主线,在做事的航向上靠近义、追求义,品德自然提高。而对于辨惑,很明显,情况更复杂几分。何为惑?朱熹云:“爱恶人之常情,人之生死有命,非可得而欲。”爱和恨都是人的本能,不用学就会。生死非可得而欲,也非人的力量所能掌控。所以,空想以个人的爱恶常情、私欲来决策天命的生死、掌握情感的变化,惑就产生了。而在更多的时候,对于一个人、一件物、一项事,人们往往是既爱又恨,既欲其生、又欲其死,则惑之甚矣。孔子告诫子张要对“偏”、对“惑”保持觉知。
  子张才高意广。对于子张的为人,“才高意广”也可以说是人们的共识。此语最先来自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子张的评价,曰:“子张才高意广而好为苟难。”康有为评价子张:“孔子殁后,同门中子张年少而才行最高。”蔡仁厚在《孔门弟子志行考述》中说“子张在孔门后期弟子中,志量最宏大,而才亦最高。”朱熹虽然肯定子张的才学高、志向广,却认为子张务外自高,不可辅而为仁,亦不能辅人之仁。钱穆也认为子张追求高远,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以交友为例,子夏好与贤己者交往,交友原则是“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而子张则是“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这种做法本身实施起来难度很大,一般士人难以效仿,但是特别符合子张才高意广的性格特征。
  子张作为孔子的晚年弟子,成为孔门“十哲”之一,在于他传播并发展了儒学。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中说:“子张在仁义和礼的问题上是孔子学说的忠实继承者。”又说:“子张是得孔子正传的弟子之一。”这些评价十分中肯。
  记者 易雪 整理
  记者 孔媛媛
  11月23日,“儒家五圣”丛书新书发布会在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举行。为深入挖掘整理、研究阐发儒家文化资源,推进儒家思想研究传播,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推进办公室联合齐鲁书社,约请著名儒学研究专家杨朝明教授担纲主编,编辑出版了“儒家五圣”丛书,包括《至圣孔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发布会上,专家学者热议丛书的思想内涵、历史积淀、文化效应及时代价值,对丛书的出版发行给与了高度的肯定。
  落实“四个讲清楚”
力促儒学重归主流

  “献礼!”孔子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刘续兵用这两个字来形容《儒家五圣》丛书出版的发行,他表示,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视察曲阜并发表重要讲话第十年之际,《儒家五圣》丛书的出版发行,非常有意义。
  “《儒家五圣》丛书的编纂出版,是落实‘四个讲清楚’要求,推动‘以现代化(西方化)为纲’到‘以本土化(中国化)为纲’的学术转型,力促儒学重新回归主流话语体系的重要举措。”刘续兵表示,重要讲话主要阐释了三个问题:重申了“四个讲清楚”要求,先要把中华文化讲清楚,特别是要讲清楚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讲清楚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实现从“文化自知”到“文化自信”的跨越;提出了“两创”方针,强调要特别重视“继承”与“创造性转化”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要先“讲清楚”的原因;高度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对于人类进步文明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孔子影响很大”。
儒家文化无处不在
为中华文明“铸魂”

  儒家文化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是中华民族比世界上其他民族更和平更和睦共同生活几千年的重要精神力量,是新时代理论创新的基础性资源。
  座谈会上,刘续兵表示,“儒家五圣”本身就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型代表,他们在儒学创立和早期发展的“铸魂”时期,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日新又新”的基因。“‘儒家五圣’既是最重要的五位圣人,又不止是五位具体的圣人,而是一种精神力量,仰之弥高,钻之弥深,其影响所及,无时不显,无处不在。”刘续兵表示,他们不仅在他们的时代极重要,不仅在传统中国社会极重要,而且在今天的时代、在未来的时代也必然极重要,是真正的“圣之时者”。他们既为中华文明“奠基”,指引了向上向前的方向,又为中华文明“铸魂”,赋予了向上向善的力量;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价值基础,成为文化“两创”的源头活水。
  刘续兵说,十年来,以杨朝明教授为代表的“洙泗学人”,孜孜以求,在理论研究和传播普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推出了大量成果。今后,孔子研究院期待与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等各级党政机构,与各位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加强交流,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文化“两创”“两个结合”的工作。
政德教育融入家风建设 “孔氏家风及其当代价值”访谈教学走进北京大学
  本报济宁12月21日讯(通讯员 朱熔钧) 12月15日,北京大学第14期中青年骨干理想信念实践教育培训班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政德教育访谈式教学课——“孔氏家风及其当代价值”。
  访谈教学的过程中,一个个鲜活案例和一段段生动VCR展示的讲述,多角度、多层面诠释了孔氏家风在当代的价值。
  此次访谈式教学对提高学员课堂参与度,引导学员深入思考问题,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内生动力具有积极作用,获得学员们一致好评。
  “本次观看‘孔氏家风及其当代价值’访谈式教学,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孔子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北京大学机器人系博士生导师李阿明表示,孔子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个人修养到家庭美德,再到社会担当,这一理念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脉络。未来,将更好地学习体悟“诗礼家风”的精神实质,更好地理解“两个结合”,持续强化理想信念,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该课程由曲阜市干部政德教育中心历时两年精心打造,旨在进一步发掘“孔子后裔”这一独特资源,探索将政德教育融入家风建设的新形式,力求通过对话的形式,将孔氏家风中所蕴含的“诗礼传家”“善于治家”“力为良吏”“家国情怀”等时代价值讲深讲实。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