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超过5000首,已出版三本诗集,“外卖诗人”王计兵:
“寻找灵感才是我最开心的事情”
2024年03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计兵与他的第一本诗集《赶时间的人》。 央广网发
     2022年,诗歌《赶时间的人》在网上爆火,阅读量达2000万人次,也让“外卖诗人”王计兵进入公众视线。2023年,相继出版了记录外卖员日常的同名诗集《赶时间的人》、写亲人与爱人的诗集《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近期,王计兵的第三本诗集《低处飞行》出版。
  走红后,王计兵反复在心底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自己是谁,咱是一个喜欢写作的人,寻找灵感才是我最开心的事情。”
  艰难的日子里
文学是最大的慰藉

  1969年,王计兵出生于苏北一个小城,因为贫困,他初中便辍学了。19岁,为了谋生,王计兵随建筑队前往沈阳打工。建筑队里的工人,大都是成家立业的中年人,年轻的王计兵无法参与他们的话题,工地附近的一家旧书摊成为他经常“光顾”的地方。
  过了几年,王计兵回乡捞沙。长时间在河水中劳作,每天手脚都在渗血。疼痛折磨的时候,读书和写作愈发成为他生活中最需要的一部分。一年冬天,王计兵的父亲给了他20元钱,让他去买件毛衣,他去了市集三次,每次都拉回一蛇皮袋的旧书。
  也是从这个时候起,王计兵正式开始写作,并陆续发表了多篇小说。这坚定了他要当作家的决心,王计兵便窝在家旁边用玉米秸秆搭成的小屋中写作。渐渐地,村里有谣言,说他精神不正常。一次,为体验笔下主人公失去至亲的痛苦,王计兵穿了一身白色,模拟披麻戴孝。这彻底激怒了王计兵的父亲,“20万字的手稿被付之一炬”。
  没过多久,王计兵结识了自己的爱人。婚后,王计兵和老婆在新疆、山东等地打工。2002年,王计兵一家来到昆山。最困苦的时候,没钱租房,王计兵用旧木板在废弃的河床上搭了个木屋,一家四口栖身于这个漏风漏雨、随时可能垮塌的屋子里;每天的口粮,就等着王计兵用拾荒的钱换来。
  拾荒的日子,休息或停留时,掏出书,坐在哪里随便读一读,对王计兵来说,都是挺开心的事情,他一天能挤出一两个小时来读书。有了想说的话,他就写在纸上、装午饭的袋子上、烟纸壳上、纸箱上……
网友辅助完成第一首诗
送外卖激发了写作灵感

  凭借着一股韧性,王计兵一家逐渐在昆山扎根。最初,老婆在各个建筑工地的路口摆摊卖杂货,王计兵骑着三轮车到处捡破烂、卖水果、去火车站卸货。2005年,王计兵有了本钱,开了个杂货铺。2015年,他们付了20多万元的首付,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与诗歌结缘,源于王计兵的第一台电脑。2009年,他开始在QQ空间里写日志。因为不熟悉电脑操作,打字对他来说十分困难,所以一般情况下,每篇日志只记录下了一篇文章中的精彩部分。久而久之,这样的成文方式逐渐向诗歌方向发展。但严格来说,王计兵的第一首诗歌还是在读者的辅助下完成的。那一次,有人在浏览他的日志后表示:你写诗怎么不分行?这位网友又主动帮王计兵断了句,他说,这就是诗歌。自此之后,王计兵开始对诗歌这种表现形式着了迷。
  2018年,由于网购普及,小卖部生意不好,再加上孩子的学费压力,王计兵开始了他的外卖生涯。
  起初,因为年龄偏大和对平台的不熟悉,王计兵跑单极少,但是他却乐此不疲,抱着出门散心的心态,骑着电动车一边看风景,一边配送外卖。
  然而,王计兵的送单之路却并不轻松:一天晚上,他要去一个老旧小区的6楼送外卖,没有电梯。第一次,顾客留错楼号。第二次,单元号填错了。等到他终于敲对了门,却听到顾客劈头盖脸的数落:“你是怎么送外卖的?”下楼梯时,他的脑海中突然闪现“赶时间的人”这个概念,仿佛自己就是追赶时间的人,并以此为灵感,创作出诗歌《赶时间的人》。
  送外卖时间紧、节奏快,有时突发灵感来不及仔细构思,王计兵就在等外卖间隙,把这些灵感写在废纸上、记在微信里,时时刻刻做一位发现生活美的“骑行诗人”。通过送外卖,他能接触到很多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故事,写作视野更加开阔,写诗的源头活水也丰富了起来。
  除了送外卖,王计兵也会接跑腿单,因为提成更高。尤其是恶劣天气里,外卖员的配送费会更高,“狂风暴雨是我的狂欢夜”,王计兵笑着说。
《赶时间的人》一炮而红
斩获紫金山文学奖

  2017年,在一个诗友群里,江苏省邳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杨华与王计兵结识。杨华盛赞王计兵的诗,“有一种质朴的力量感。”他劝王计兵投稿。
  王计兵第一次选了十首诗歌投出。一投即中,在《绿风》诗刊上发表了三首诗。那是他人生第一次发表诗作,拿到数百元稿费。他再投稿,再中,样刊一本本寄回,收在杂货铺的货柜上。渐渐地,他在诗友圈里变得小有名气。
  2020年,王计兵兼职的外卖平台举办了一场外卖员才艺展示,他拿了几首诗去报名,成功入选,得到300元奖金,并被放上网宣传。各类媒体找上门来,苏州电视台为他做了一期短纪录片。那之后,他发现,投稿比以前更容易了,“被采用的概率变得更高了。”连《诗刊》也注意到了,主动为他发表了一组作品。
  2022年,作家杨丽萍发表报告文学《中国外卖》,采访王计兵并引用了他的诗歌,其中那首《赶时间的人》被媒体人转发到微博上,引来了2000万的点击量。半个月后,陆续有出版社联系王计兵,问他愿不愿意出本诗集。“我问,要不要我花钱?他说,不要你花钱,我们还给你钱。那我想,好。”
  2023年,《赶时间的人》同名诗集出版,一炮打响,一年内加印9次,获豆瓣年度诗歌图书排行第一名。
  “以游吟诗人的笔法,写出为生存奔波的生活际遇与劳动者的尊严。”2023年12月底,江苏省最具权威性的文学大奖紫金山文学奖颁奖,《赶时间的人》获诗歌奖。
去年是最高产的一年
还加入了中国作协

  2023年爆火后,王计兵的生活迅速被各类文学活动、卫视节目、媒体采访填满。全年的外卖跑单量,赶不上平常年份的一个月。
  这一年也是王计兵最高产的一年,最多的一个月写了100多首诗歌,最低的一个月也写了60多首。送外卖行程累计超过15万公里时,他写的诗歌总数已超过4000首。现在,保守估计有5000首,甚至6000首诗歌了。
  在这一年,王计兵还加入了中国作协。
  当王计兵在网上看到名单上有自己的名字时,他十分激动,反复查看名单,恨不得立刻转发到朋友圈,但又莫名担忧会不会世界上还有另一个诗人也叫“王计兵”,弄得自己白高兴一场。“我想得非常多,我真的不确认,我怕重名,还怕最后名单又说没有我了,直到我收到一些领导的祝贺时,我才确认名单上的那个人真的是我,第二天才放心地把消息转发到了朋友圈。”
  “后来中国作家协会的人联系我,说我可以来参加他们的活动。”那一刻,王计兵内心的激动无法言表,满心都是“小时候特别盼望放假的感觉”,在家里掰着指头数还有几天就可以前往北京。
  毕竟那些在诗歌刊物上看到过无数遍的名字,平时投稿时哪怕回复几个字,也能让他觉得无比宝贵。如今,他们却能够坐在一起面对面谈话。回忆起那次经历,王计兵忍不住嘿嘿笑,“没想到我已经50多岁的人了,还会有这种感觉,特别渴望,也特别美好。”
生活是第一位的
梦想是生活的调节剂

  过去,王计兵在送外卖的间隙写诗,将诗歌形容成“生命空地的一场大雪”。现在,他认为这个说法已不准确,“诗歌已彻底、实在地改变我的生活,不能再用空洞的说法,要具象——它应该是我生命里的红花绿叶了。”他珍惜这种改变,因为深知它的不易。
  王计兵没有离开外卖行业、专职写作的打算。“我的生活状态,一直以来是靠送外卖养家糊口的。我反复在心里提醒自己,首先要冷静面对真实的生活。还有就是不要忘记自己是谁,咱就是一个喜欢写作的人,寻找灵感才是我最开心的事情。”
  近期,王计兵的第三本诗集《低处飞行》出版。他采访了大约100位外卖小哥,在诗集中探索了外卖员的生活、精神和情感,还书写了他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
  之前,有媒体记者问:对于那些同样有梦想,但是被生计所困住的人,您会说些什么呢?
  王计兵表示,“生活是第一位的,梦想是我们生活的调节剂。这是一主和一次的问题,我特别不希望我们把爱好当作生命的主体,然后把生活置于一个窘迫的境界。我们首先要解决好自己的生活主体,让梦想相随,这样才会让我们活得从容,才会过得有滋有味儿。而不是相反。我一直有一种感觉,就是生活是固态化的,尽管它有时会不规则,但是爱好一定是液态化。”
  未来,在送外卖的间隙写诗,或是在写诗的间隙送外卖,王计兵觉得,听上去都很不错。“如果说送外卖的生活是苦的/是日子里喝下的药/毫无疑问,我的诗/就是药后吃下的那颗糖/良药苦口。而糖的余味/贯穿着岁月的甜蜜/和那些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这首诗,被命名为《我的诗》。
  王计兵坦承:“无论生活怎样变化,王计兵还是王计兵,我不会变。我还是那个喜欢写作、努力写作,认真生活的王计兵。”
  本版综合央广网、北青报、新京报、红星新闻、现代快报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