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集采落地两年
全国共使用集采人工关节超111万套
2024年05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髋关节、膝关节的首次国家组织人工关节集采,集采价格自2022年落地至今已经两年。两年来,全国共使用集采人工关节超111万套,显著降低患者负担。

  患者医疗费用明显降低
  宁波市民杨女士在2018年确诊两侧股骨头坏死。2020年和2023年,她分别做了左侧和右侧的髋关节置换手术,从复检的情况来看,髋关节基本功能已经恢复。
  杨女士左右两侧髋关节的手术费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据杨女士介绍,2020年的手术总共花了5万多元,她自己承担了1万元多一点;2023年第二次手术总费用1万多元,她自己承担了两三千元。
  宁波市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处长高文辉对记者说:“实施人工关节集采后,从病人角度来说,手术质量和假体的质量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医疗花费明显降低。”
  杨女士手术费用的大幅减少,就是因为国家组织人工关节集采。集采后,髋关节平均价格从3.5万元下降至7000元左右,膝关节平均价格从3.2万元下降至5000元左右,政策实施以来,人工全关节置换手术耗材的价格降幅达80%左右。
  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副主任、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主任高雪介绍:“首批人工关节集采执行情况比较好。从2022年4月集中采购实施之后,两年来共集采人工关节111.62万套,按集采前价格计算节省采购费用328.91亿元,符合我们对人工关节集采的预期。”
临床人工关节类产品优化
  近年来,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技术得到普及,生产厂家多,竞争比较充分。集采不仅降低了人工关节的价格,也让质量更好的产品占比进一步提升。
  集采的人工关节根据接触面材料,可以分为陶瓷-陶瓷类髋关节产品、陶瓷-聚乙烯类髋关节产品、合金-聚乙烯类髋关节产品、膝关节产品等几个类别。联采办表示,以髋关节为例,相关产品的临床使用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据高雪介绍,耐磨性好、破裂风险低的陶瓷-聚乙烯材质的产品占比上升,从集采前的47%上升至58%。性能相对较差的金属-聚乙烯材质产品占比下降,从集采前的12%下降至8%。
将形成全国性联盟采购
  国家医保局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区域协同 做好2024年医药集中采购提质扩面的通知》,提出形成全国联盟集中采购,积极推进2024年集采扩面。
  药品方面,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集采,做好胰岛素和前几批集采药品协议期满接续采购;重点指导湖北继续牵头中成药集采、山东牵头中药饮片集采、河南牵头国家组织集采可替代药品集采、三明联盟开展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用药集采等药品全国联采工作。
  耗材方面,国家组织开展新批次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和人工关节接续采购;重点指导江西、安徽、广东、浙江、福建、河南、河北等7省分别牵头体外诊断试剂、超声刀、结扎夹、冠脉切割球囊、血管介入等医用耗材全国联采工作。
             据央视新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